氣不錯,可以多出來戶外走走,透透氣。

正常人是很難理解抑鬱症患者的感受的。林麗身邊還有兩個朋友也是抑鬱症的患者。他們表面看上去都是八面玲瓏的人,看不出生病了。其中一個是她初中時候的班長。這個女生是個學霸,大學學的法學,也是在武漢上學。畢業後來了深圳。

這個班長她是和男友一起來深圳工作的。她男友是她大學同班同學,也是她初戀。他們感情進展順利,畢業後到了深圳,在雙方父母的支援下,他們在蓮花一村買了個房子。

這個班長其實小時候家裡也是不太和諧的。她的父親是他們當地城市司法局的領導,在她小學六年級時候,父母離婚了,母親是個護士,平日裡喜歡嘮叨,和父親高學歷及光鮮的職業並不匹配。她跟了父親,弟弟跟了母親。她那時候突然間就變得懂事起來。

父親知道前妻賺錢能力有限,主動同意淨身出戶,他把房子車子、現金存款都留給了前妻和兒子。而他自己收入還可以,暫時住在單位分的房子裡。女兒初中就開始住校了,他平時很忙,經常出差,有時候就會託朋友幫忙給女兒送下東西和伙食費。

雖然父母離婚,不過對女兒還是比較關注的。母親也會來學校看她。班長初一的時候就表現比班上其他的女生要心理成熟。她很懂人際交往,老師同學都很喜歡她。

林麗和她同個宿舍,有時候會聽到她和關係好的幾個同學在那裡低聲聊他們家的情況。她當時提到,她父親離婚也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他們夫妻倆是長輩相親而結合的。沒有太多的感情。在以前的年代,可能也是為了分配好一點的工作吧。生了兩個孩子後,他們的家庭矛盾越來越多。

她的母親變得婆婆媽媽起來,她的父親事業越來越成功,應酬和出差多了。父親的職位晉升節節高,也有很多熱心腸的人給她父親介紹物件。從班長自己的分析來看,她父親依舊英俊瀟灑,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後媽。而她母親已經人老珠黃,很難再找到合適的人嫁。

她很擔心如果父親重新組建了家庭,會不會對她和弟弟都沒有之前這麼關心了。可能她父親也看出孩子們的擔心,告訴了他們不會再娶。這讓她還挺感動的。

她在中學時學習成績很拔尖,高中就考入了重點班。她文科比較好,高考時候就考了法學,打算日後做大律師,繼承父親的衣缽。她的父親之後從體制內出來了,自己開了律師事務所在當地,小有名氣。

林麗曾經在她朋友圈看到她發的她父親的照片和律師事務所,一看就是實力不錯。她的父親保養很好,看上去很年輕。大學時,有次暑假,林麗坐火車回武漢,在車上居然在同個車廂遇到了這個班長。非常巧的是,他們倆的座位就是相鄰的。兩人已經有幾年沒有見面,感覺很親切。

她們倆一聊才知道,都在武漢讀大學,林麗在華師,班長在中南政法財經大學讀法律。兩人一見如故。到了半夜,火車上的空調特別凍,兩個女生 都是穿著比較單薄,沒有帶外套。她們倆就把窗簾拆下來蓋在腿上,擠在一起,就這樣捱到了天亮。到站後,這個班長有人來接,是個年紀相仿的男生。她大大方方地和林麗介紹,這是她的男友楊峰,是同個班的同學。男生禮貌地和林麗點了下頭。隨後林麗就和他們分開了,自己去坐了公交車回學校。

從那之後又過了三四年,中間林麗在湖北的一個二線城市工作了兩年,隨後又輾轉去了上海工作一年多。因為在上海發展不太順利,就想要回到離家比較近的地方。林麗當時在上海感覺收入太低,競爭很激烈,一直都沒有找到比較理想的工作。她看到了招聘網站上有深圳的報社招聘,就投了簡歷。

林麗那時候還挺執著,不想從事地產營銷工作,還幻想著能進入媒體工作 。不過投了簡歷石沉大海。她試著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