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之前,她還讓一個林麗他們公司的客戶做了猶豫期退保,去投保了他們的產品,他們的收益率更高,計劃書演示的現金價值比較好看。

那刻,林麗覺得她們的三觀可能已經不在一個水平了。之後,陳春燕再找林麗,她沒有接電話。陳春燕在微信裡還留言讓她幫發下他們公司某個產品的計劃書過去。林麗就說她現在在開車去惠州路上,不方便。過了會,陳春燕回覆她找了以前的其他同事發了。

自此,林麗再沒有主動聯絡過陳春燕,之後她沒有再找過林麗。但偶爾她們還是會在彼此朋友圈點下贊。林麗看著身邊已經離職的這些徒弟們,要不就不來往了,要不就偶爾聯絡一下。她也釋然了,她不可能顧及到每個人,大家都有自己做事情的考慮。

這個季度,林麗也面臨考核的困境,就是客戶都沒有什麼意願投保壽險。她的綜合開拓業績已經完成了考核佣金,但是還需要壽險的件數。她當時在最後兩天才遇到了一個老客戶加保了兩個單,完成了考核。到了月底最後一天,她看系統顯示的資料,她已經過了考核。

到了次月初,她看資料,還是過了考核的。可是,到了中旬,突然發現資料不對了,上面資料標紅,顯示她沒過考核。按系統顯示的,就少了三塊錢佣金。她驚詫地說,不可能呀,之前她都是算的八九不離十的。她看了下發現綜合開拓的業績在系統裡和之前有點不一樣。

她趕緊去找內勤老師問,結果瞭解了是說因為公司資料系統回算導致的,大概有十來個人和她一樣的情況,不是由於她的原因。於是她去找了區經理,領導也知道這個情況,就說讓她填了個表,特殊處理。這樣才把工號安全地保下來。

林麗想起多年前,她曾經聽到一個業務員對徒弟說,每天都如履薄冰,就是不知道哪個季度可能就會被考核掉。因為每個季度都要出四件單過考核,持續多年,這樣難保哪次沒有透過。這個人說她不知道自己能做多久,但是隻要在做,就會拼盡全力。

這話讓林麗回想起來覺得悲壯又可氣,不知道誰制定的原則。本來銷售工作就充滿了不穩定性,這樣的考核,不是逼著大家用盡一切辦法,不惜保住工號嘛。

林麗做新人的時候,在培訓課裡,老師說如果有客戶觀望新人能做多久,說不知道業務離職後,誰服務,就和客戶說你會做一輩子這個行業。這話現在回想起來,有點搞笑。有時候不是你想做一輩子就可以做一輩子的,公司還不讓你做了呢?或者公司不在了呢?

林麗想,經歷過疫情的洗刷後,市場重新洗牌,客戶也重新洗牌,有很多以前的銷售邏輯和思路可能都發生改變了。萬變不離其中,變化就是主題。

看著身邊很多做了時間比她久的業務員在一次次考核中,都被考核掉了,林麗覺得很可惜。這些人當初有的進來的時候還是二三十歲,十幾二十年過去了,現在被考核掉了,又沒有到退休年齡。

但是他們再重新出去找工作,年齡就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坎,很多行業都不要四十歲以上的人了。他們要麼就在保險行業換公司,要麼就去做了服務業,或者創業,還有的只能呆家裡了。

她感覺這個行業對業務員並不這麼友好,晉升的空間表面看相對自由,其實上升渠道一直都還是在業務線,無法走入高管行列裡。即使行業裡銷售業績最卓越的那些銷售皇后,一年2000萬左右收入的, 說白了還就只是一個銷售。如果哪天業績不好或者沒有業績,一樣就被公司掃地出門了。

林麗開始有些糾結,隨著搬遷職場,公司為了降本增效,他們搬到的地方比之前的辦公空間要小,連桌子都沒有了。每天下了早會,她更不想呆在辦公室,就直接回家吃午飯,下午約到了客戶再出去。

她感覺職場的氛圍越來越差,沒有了以前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