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補交物業費(第2/4頁)
章節報錯
要計算滯納金。包括當年度,即使上個月沒有交的,在小程式裡也會顯示滯納金。
業主們都在群裡罵娘,說物業管理處想錢想瘋了。也有20%左右的業主 由於長期居住在小區,他們是按時交管理費的。他們認為這麼多人不交管理費,而享受小區的管理處的綠化、保安、公共區域的保潔服務,有些不公平。兩種聲音都在業主群裡混雜著。那段時間,業主群裡總是有人在微信群裡爭執。
林麗和高興商量了下,他們太忙了,沒空和這些瑣事耗。林麗就讓高興先交幾個月的。高興說他可不交滯納金,他在微信和那個管理處新來的主管商量,他可以交上之前的,但是要求去掉滯納金。
主管同意了,高興說他分三次交清,每次交幾個月。主管也同意了,就這樣高興交了前兩年的八個月的管理費。那個主管還送了一桶五升的花生油和一袋十斤的米給他。之後很多主動去管理處溝通的業主也獲得了免滯納金,對於提前交一年管理費的也是有禮品的。
業主們在五一假期,很多都去交了一些費用。畢竟大家都沒有時間耗,不想去打官司。不過那些被起訴的業主們還是硬剛。第一批出庭的業主,他們有的錄音了現場的情況。法庭不許拍影片和拍照,他們只能偷偷錄音。他們說,管理處的代表都是胡攪蠻纏的,他們自己理虧就在那裡胡扯。業主們拿出證據,他們也不怕。
法院當庭沒有宣判,說擇日審判。他們回來後,第二批要上庭的業主們趕緊和他們交流 ,獲取一些經驗。他們的證據有的也是可以一起用的,也在交流。
林麗和老公高興說:“幸好,他們已經交了部分物業費,免得這麼燒腦,還費事,不知道他們這些人會不會留底在案?”
高興說:“不知道呀,以前也沒有遇到過。這個開發商和物業也挺噁心的。大家維權有事的時候,他們都在裝傻,現在就在催大家收錢。”
林麗有時候心裡還挺想把這套房賣了,一了百了。不過現在的市場環境,當初他們一百多萬買的,現在可能二手賣八九十萬都沒有什麼人買。如果這個時候賣,算上這四五年已經還進去的貸款利息,相當於輸去了首期。高興是捨不得的。何況當初買這個房子,他媽媽還給了他們15萬支援首期。
林麗他們在最艱難的時候,還是堅持還房貸。他們內心還是希望這個房子之後能夠漲起來,這樣可以賣了變現。之後還是想在深圳換房。
時間過得很快,第二批上庭的業主也完成了庭審。他們也是在等著審判結果。過了一兩個月,二樓的業主說他們的官司敗了,說還要他們承擔訴訟費。果然個人都是弱勢的,敵不過這些大開發商。
林麗對這個小區全然沒有了好感。當年買這個小區,還是看著這個開發商在深圳的專案都做得還可以,而且以前她妹妹也在這家地產下面的物業管理公司做了三四年,一直說他們公司還不錯。但是住進來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妹妹也私下幫她瞭解了,才知道東莞、惠州所有的這開發商的專案,物業管理是外包的,不像深圳是自己的物業管理公司。
林麗這才知道很多深圳開發商在內地的樓盤,考慮到成本和地域特點,物業管理很多都是外包或者用當地人力,隨便培訓一下就上崗。肯定就沒有深圳那種經過專業培訓的這麼專業。
林麗他們住在深圳福田的那個老小區,雖然已經快20年了,但是服務確實很專業。所有的問題都是在24小時內反饋。只要業主在群裡投訴,第一時間就處理了。做到了事事有響應。他們的小區電梯太老了,雖然還能用,但是出於安全考慮,物業提出了要更換電梯。
按照他們這麼多年的管理費和維修基金的餘額,如果要動用,需要全體業主至少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當時一些熱心的業主,就主動去一家一戶找業主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