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她還想介紹另一個離職的業務員過去上班,那個業務員的三胎寶寶沒人照顧,不方便去太遠上班,就沒有過去。李麗在那家公司做了一年多,之後發現電商行業賺錢也不像別人說的這麼容易。

她還是覺得做回老本行保險比較簡單。正好有一家銀行在招聘銀保客戶經理,主要就是負責和各銀行的理財經理打交道,和他們對接,進行產品銷售推廣和培訓。有五險一金,是固定底薪加績效獎金、年終獎 那種。

李麗過去後,很快就上手了,她負責的銀行和對接的客戶經理關係都處理得不錯。她的績效獎金還不錯。目前表示還比較滿意,對這份工作她很勝任。

但是她的徒弟就沒有這麼幸運了。當初她招聘的這個徒弟黃珊進了保險公司,做得還不錯,首年就是新人王。次年就獲得了mdRt榮譽。她剛進公司時候就是個家庭主婦,穿衣打扮相對土氣。李麗就告訴她通勤的裝扮怎樣得體,還教她化妝技巧。幾個月後,黃珊就脫胎換骨成了一個職場白骨精的形象。

黃珊的客戶群都是本地村民。他們家本來也就是擁有本地城中村村屋的村民,她婚前是做小文員的,結婚生子後有一段時間沒有上班。進了保險公司後,她才讓自己發揮了力量,在家庭中的地位一下子上升 。

她的收入當時是老公的三四倍。做個房抵押貸款佣金就賺了二十多萬,雖然當時她做了一些讓利給客戶,自己還是拿到了十二萬。她做保險的那七八年每年收入都超過50萬。她給自己家也買了好多保單。更重要的是她每年都可以按自己的心願回老家看80歲的老母親多次,不用擔心路費貴了。而且每年還添置很多高檔的美衣。

她在剛結婚那幾年,都是小心翼翼精打細算,因為自己沒有收入。婆婆看到她每次到了過年過節就想要回家,每次都會嘮叨她說車票貴,她兒子賺錢辛苦。那幾年,黃珊雖然很想回家,但是苦於自己囊中羞澀,常常要伸手和老公要錢。

於是只能忍著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苦,專心相夫教子,孝順公婆。直到她進了保險公司後,她的錢包一下子鼓起來了。她回去探親就可以一次性給老媽幾千上萬的紅包了。

她是家裡最小的女兒。他們家七個女兒,最大的姐姐都已經60多歲了。她是母親50來歲生下來的。她也是最受寵的,從小就很圓潤。

當初她結婚的時候,家裡都是反對的,認為她嫁這麼遠,到廣東來,他們捨不得。尤其父母老年得女,把她當成掌上明珠在疼,更希望她就在附近找個人家嫁了。可是她就在深圳工作呀,把家安在深圳也是正常。

只是這樣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日子並沒有延續太久,在保險公司六七年後,正好遇到了疫情,那段時間,很多業務員都不容易出單。即使出單,都是小保單,佣金不高。

黃珊也面臨這樣的問題。她之前的那些客戶大多數都是陌生認識而來的,客戶量並不大。她沒有那種緣故客戶,不是熟人,都是由陌生人慢慢發展過來的客戶,需要時間熟絡。

加上黃珊也不屬於那種勤奮的業務員,她都比較隨緣。但是隻要有意向客戶諮詢,她是成交率比較高的。不放過任何一個客戶。之後就是不斷地深挖熟客,讓老客戶加保。她相對其他業務員來說,展業比較輕鬆,展業成本也相對低。

她的客戶多集中在南山區和寶安區,大客戶比較多,都是有錢的村裡的村民。一個保單保費至少五萬以上。她當時都是公司的績優業務員、講師,經常給新人講課。她性格外向,風趣幽默,很容易讓客戶和學員喜歡聽她說話。

林麗之前和她關係還比較好。她們都在部門的訓練功能組裡,給部門新人進行培訓。疫情後,黃珊發現自己的收入比疫情前少了。因為她只擅長面談,不擅長線上和客戶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