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月後,他兒子的保單也投保了,也是用我給的計劃做的。他理由是,老家的親戚剛剛進保險公司,要支援一下。這個親戚天天來他們家,還賴著不走。他罵也罵不走。苦惱至極,他沒想到那個親戚高中都沒畢業,講個保險產品都講不清楚,還想要他買保險。而我是他的大學同學,這個同學對保險條款一個字一個字讀下來的,他的所有疑問,都給他解釋清楚了。從這以後,誰也不要想從我這裡拿到保險計劃書去和別人對比。”

尹珊的臉色有些尷尬。林麗又接著說:“這個同學雖然沒有讓人返傭,他的幾份保單那,在三個業務員那裡服務。開始兩年還沒有什麼。然而到了三四年後,大環境變化了 。很多業務員離職做不下去。最先辭職的就是他老家的親戚。他孩子的保單成了孤兒單。沒有人服務。直到有次孩子滑滑梯弄傷了,去醫院看了後,他找到我說,報銷意外醫療險。當時我發現他的保單在外省,需要先遷移回來深圳,才能為他服務。於是建議他自己在App裡操作申請報銷。可是他提交了資料一週了,還沒有動靜。我就幫他看了下,發現少了一些資料。他補充了之後,過了兩天還是沒有訊息。我試著聯絡了那個保單現在公司安排跟進的業務員。對方其實是個內勤。她們對於業務流程並不太清楚。那個人還態度很差地說,她也只是個運營督導,兼著管理這個孤兒單。讓客戶配合提供缺的資料。在我的催促下,當天下午終於報銷出來了。“

林麗接著喝了一口茶說:“這個客戶因為這樣一番折騰,感覺到不同區域不同的業務員的服務差異還是很大的。他開始萌生了要把保單遷過來的想法。而他另一份保單是在深圳地區的,那個業務員不久也離職了。離職前業務員很有禮貌地和他說不好意思,因為收入太低了,他也要養家餬口,還要供房,壓力比較大。由於保險業務一落千丈,收入劇減,他就離職了。離職後,這個當地的保單,就歸到了我名下了。在上個月,客戶出差到廣州,抽空來了深圳,他辦理了那個他原來親戚出的保單,到了我這邊。”

尹珊聽了這些後,也能理解林麗的做法。她們就當作朋友聚一下,吃了個午飯。林麗也表示,如果之後她看到其他家的保險有不明白的,也可以幫她參考一下。

尹珊當時也點點頭,她說這個事情最後拍板的還是要她老公。畢竟錢都是他賺的,她自己每個月那點工資也就三五千。林麗也瞭解。不過也進一步驗證了丁羽的話,尹珊不會在林麗這裡投保。

林麗也不想花太多力氣去聊。一個月後,林麗她們公司開始開啟門紅了。林麗就把尹珊當成那種轉發資訊的物件。她當時就給尹珊發了她們公司的年金險。

沒想到尹珊居然幫她轉介紹了一個大姐,是他們辦公室的。這個大姐姓高。她說之前在銀行買過類似的產品。看到尹珊朋友圈在發這類產品的介紹。她有點興趣。

林麗加了這個高姐的微信,兩人聊起來。高姐對於三年交的計劃有興趣。她和林麗聊起來,她自己明年就要退休了。她就是想把手裡的閒置錢存起來。

林麗給她發了計劃書,她說要給家裡人看看,讓他們參考一下。兩天後,這個大姐說他家裡人不放心,以前沒有買過這麼大金額的。林麗給她做的計劃是三年交,每年存十萬。這個大姐說每年交太多了。林麗說可以幫她調整每年的保費,調成五年交,每年五萬這樣。

這個高姐還是不放心,她可能以前確實沒有直接在保險公司投保,有很多擔心。最終這個高姐還是沒有投保。

尹珊之後有沒有投保,林麗不知道,她也沒有再問。有年,林麗給很多客戶做了那種照片定製的檯曆,當時也從尹珊的朋友圈下載了一些照片,給她製作了一份檯曆。

檯曆做出來後,林麗就約了她,在他們公司的大廳等著她。這時候尹珊剛生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