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活成了曾經最不想成為的人(續)(第2/3頁)
章節報錯
她這裡投保了壽險、產險、醫療險等。高中和大學的同學投保的人數又相對多一些。林麗發現在北京、上海、深圳工作的同學對保險的接受度相對高。
雖然大城市的社保保障體系比內地更完善,報銷待遇更好,但是大家的保險意識都還不錯。因為這些大城市集中了95%的全國最好的醫療資源,想要獲得更好的醫療資源,一定要有商業險。
而內地一旦得了大病,很多人家庭條件一般的,主要就靠社保和儲蓄。在當地治療幾乎就等同於等死。他們都會認為如果得了大病就等於沒命了,還要保險做什麼?
林麗慶幸自己在深圳生活。有的同學在廣州生活的,其實廣州雖然是個小市民宜居的城市, 但是思想也是相對保守的。很多人對保險還是沒有那個意識。
林麗當時就遇到過,找當初高中的班長讓他投保,他在廣州生活,已經是碩士研究生了,他卻認為保險是騙人的。單位有社保、團險夠了。林麗告訴他單位不是做一輩子的。如果有天不在那個公司工作了。很多福利待遇就消失了,到時候還是要靠自己啊。
可是這些人的認知還達不到。他們老認為林麗就是想要賺他們錢,各種藉口推脫,或者索性就不理她。林麗當時也和南寧的幾個女同學說了,一個同學家境比較好,在大專學校做老師的同學說,她有保險代理人,不會和林麗投保。林麗心想,隨便,看看你的保險代理人能做多久?據林麗瞭解內地的保險代理人離職率還是比較高的。
之後她就很少和這同學溝通,偶爾會點贊這個同學的朋友圈。然而這個同學的朋友圈不外乎是曬娃、曬吃的,曬老公多體貼包攬做飯做菜,而且他們中學的數學老師還很買賬,經常和這個同學互動。
林麗因為和小學初中的同學都沒有什麼交集了,那些沒有成為她客戶的同學,基本平時大家就不聯絡了。
林麗認為成為了客戶,就是一輩子的朋友,能讓大家的交集和交往更進一步。林麗估計初中的數學老師對她沒有什麼印象。這個數學老師只會記得經常在她面前說話和出現的那些同學。而初中時候林麗還是比較低調的。
畢業後她參加過一次聚會。那次數學老師也參加了。當時數學老師還不解說,在內地工作也有三四千的工資,為什麼林麗他們還要費勁去深圳上班,一個月也就拿五六千。林麗不知道她作為老師為什麼思想這麼落後?
在林麗小時候的想法裡,廣西就不是她的故鄉,她一直都想脫離這裡的髒亂差、落後、封閉,她一直認為自己籍貫是潮汕的。她要回到廣東工作。
在幾年前,這個數學老師做了奶奶。她時常會給林麗的朋友圈點贊。林麗也偶爾和她聊天。林麗看到她的孫女快滿月了。就問她孫女買保險了嗎?
這個老師說她做不了主,要問下兒子兒媳,他們有沒有買她不知道。林麗就發給她產品連結給他們看。
一天後,這老師回覆林麗說,她兒子沒有那個觀念。以後他們自己有保險代理人他們自己再買吧。
林麗當時也就是隨口一問。其實反而很多陌生的網友或者鄰居都是第一次溝通,就因為信任林麗就和她投保。林麗發現越熟的人的保單越難簽下來,反而不太熟或者比較陌生的還能因為你的專業而信任,因此投保。
或許找對客戶群很重要 。很多保險代理人都說他們最初入司的時候以為熟人的單好籤,其實非也。熟人有的並不希望你太瞭解她的家庭財務狀況。還有的人覺得太熟了,認為你想要賺他的錢。其實保險代理人在賺取自己佣金的同時,也是希望能幫助到客戶。
林麗當時剛做保險的第二個月就和妹妹談保險,妹妹說她魔怔了。妹妹的想法也是比較保守的,她當時也不太相信保險。林麗告訴她,讓她買就是對她好,大家都沒有存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