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相夷知道,大梁國已經把求和的國書送到了京城。氣的他加緊速度,又連續打下了兩個州府。

笛飛聲也好不到哪去,他在他皇帝弟弟的宣旨大臣到達之前。也加快行軍速度,又拿下了一座郡城。

那些等著大熙國軍隊收編自己的百姓們,都開始失望了。尤其是,那些能夠看到大熙軍隊的城池。眼睜睜的看著卻無能為,只能望洋興嘆,連連嘆息。

百姓才不管皇帝是誰,誰讓他們過好日子他們就擁護誰。他們國家那些固有的貴族們,總是欺壓他們。可是,大熙國的軍隊卻幫助了他們。

他們都希望自己是大熙國的子民,那樣的話他們就可以過好日子了。他們聽那些訊息靈通的人說,被大熙佔領了的那些地方百姓都過上好日子了。

李相夷把宣旨大臣迎進大帳的時候,還抱怨他走的太快了。再等十來天,他又能拿下一座城池了。

那大臣好笑:“陛下交代過臣,讓臣儘量走快點。目前的大熙還不能管理這麼多城池,武王殿下那裡也……”

李相夷:“二哥打的讓二哥想辦法,我的這些也沒讓陛下操過心呀!”

大臣:“等這次的恩科結束以後,明年的官員就能寬裕點了。”

李相夷:“……那我也不能再來打他們呀!誰讓他們這麼快投降的,真是……”

李蓮花:“以後還有機會的,咱們出來這麼久了,也該回去了。”

李相夷:“對,對對,兩年沒回去過年了,師孃該生氣了!”

大臣:“……”

李蓮花:“咱們儘快交接,讓劉將軍兄弟辛苦些。”

李相夷:“地盤變大了,兩位劉將軍確實要辛苦了。”

李蓮花:“那該怎麼辦?”

李相夷:“嗯……選一部分將領們做代表,回去面聖。”

李蓮花:“怎麼選?”

李相夷:“先問問他們,有多少想回去的。我還想讓一部分人,回去探親呢。”

李蓮花:“這裡的土地,總是需要自己人的……”

李相夷:“……嗯……問問所有的官兵們,有沒有想來這裡定居的。咱們都給他們分房子,分地。咱們的邊境延伸了這麼多,邊城也需要重建。除了當地人,我們還需要原本就是大熙的人來這裡。”

李蓮花:“打仗兩年,越來越聰明瞭。”

李相夷驕傲:“那當然!”

李蓮花:“把你的想法回去告訴相顯,我想他跟你的想法應該差不多。”

李相夷:“那當然一樣了,我估計老二那邊也是同樣的想法。”

真不愧是一起長大,讀一樣的書長大的兄弟。笛飛聲那裡跟他的副將,也在說這件事情。

兩路大軍開拔回京的時候,路過的所有地方都會受到百姓的歡送。最早變成大熙國土地的地方,新的糧食作物都已經等收穫兩次了。

越靠近大熙國境內,百姓的精神面貌和房屋都越好。大軍路過的地方,有要回家探親的都被批准回去了。稍微遠一點的,也都拿著手續探親去了。

所有回家探親的人都有一個任務,就是告訴他們新的政策。問問他們,有沒有願意跟一起走的家人和鄰居。

不管別人走不走,自己的媳婦兒孩子是一定要帶走的。其實他們心裡都知道,自己的媳婦孩子在家肯定不好過。原來是邊境真的很苦寒,沒有辦法帶他們。

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有那些高產的糧食種子,還有打算新建的邊城。兩位王爺這一場仗打的他們,至少二十年內不敢反抗。

誰不想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好日子,原來是被迫只能苦哈哈的熬日子。現在的邊境,至少有了二十年的太平日子。他們就可以把老婆孩子接到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