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積極的開始動手幹活了。這六十多人裡面,有一半都是工匠出身,剩下一半才是老弱婦孺。

李蓮花把他們以流民的身份,帶進了齊焱新買的一個莊子裡,重新給所有人都上了戶籍。從此,他們就變成了真正的普通百姓,而不是下九流的工匠。

齊焱在這裡這麼長時間以來,發現了這裡的幾個特點。這裡的武功和鑄造業,雖然很強大。但是,農業和食物方面卻比較落後。

齊焱他原來的國家,各方面都是名列世界前茅。這裡的很多東西,在他看來實在是很簡陋的。在裝修店鋪和宅子的過程中,齊焱發現了幾個可以培養的廚師苗子。

齊焱原來在大興的時候,吃過,見過用過的東西,簡直不知凡幾。培養這個落後國家的人,那真是易如反掌。就連李蓮花如今的廚藝,都堪比這個國家的大廚了。

齊焱按照紅案,白案的分類,帶了七個人。冷盤,熱菜,麵點,糕點,全部按照七個人的特點進行培養。

鄧有為學醫術的天賦一般,卻多少有那麼些廚師天賦。李蓮花就把他向著藥膳的方向培養,他們的這個酒樓,以後應該是要名揚天下的。

,!

培養廚師其實也不是很難,只要他有天賦,齊焱有把握讓他們速成。每天讓他們刻苦的鍛鍊基本功之外,就是教他們背熟幾道經典菜式。

一邊做著菜在現實中積累經驗,一邊在不斷的創新改良。鄧有為的酒樓藥膳,也是按照這個路子培養出來的。

整座店鋪和後面的兩座小院,轟轟烈烈的幹了半年多的時間才終於完工。這要是別的東家,肯定都快賠死了。

在這半年多的時間裡,齊焱和李蓮花表面上一直在培養徒弟。實際上,他們和蘇老先生的聯絡一直都沒有斷過。

在這期間,李蓮花也終於給那個信鴿的主人回了信。再一次收到回信的李蓮花,被劈頭蓋臉的罵的狗血淋頭。

齊焱這個時候才知道,信鴿的主人竟然就是李蓮花的救命恩人。那是一個和尚,名叫無了。普度寺齊焱是聽說過的,名氣還不小的樣子。

李蓮花和那個和尚,你來我往的一邊打著口水仗,一邊說著正事。信件從一開始的兩頁紙,到最後變成了四五頁紙。

所以,無了的信鴿就不夠用了。蘇老先生好心的,送給了無了一隻信鷹。李蓮花看到那個信鷹的時候,就知道是蘇老先生插手了。

這些老頭子們,怎麼越來越為老不尊了呢?在一邊看熱鬧就算了,竟然還拱火。這要是讓江湖上的人知道了,還不一定怎麼嘲笑這些老頭兒呢。

他們知道李蓮花竟然置辦了產業,開了鋪子。無了和蘇老先生,竟然結伴同來了。在開業的的前三天,兩位老頭一僧一俗的,聯袂站在了李蓮花的莊園門口。

在李蓮花看來,這兩個人雖然是惡客,但是也不得不招待他們。正好,用他倆試菜。蘇老先生產業大,見識多。他吃過的東西應該不少,用他來試菜是最好不過的了。

至於大和尚無了,他吃了大半輩子素菜了,用他來試素菜的效果也是最好的。很多點心,素齋和藥膳,也讓無了一一嘗過指點了。

無了雖然是個和尚,可是年輕的時候也是走南闖北,大名鼎鼎的江湖高人。喝上一點素酒,也是無傷大雅的事情。

李蓮花還向無了和尚,討教了他的金針之術。他也把自己正在學的針灸術,和無了分享了。

他們客棧的開業儀式,辦的很是低調。要是這些人,從大山裡出來的時間不長。李蓮花怕一下子來人多,讓他們變得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再說,無論這家客棧是不是有盈利,於李蓮花和齊焱而言,都是無所謂的事情。買鋪子的錢本來就是撿的,所有的活兒也都是自己人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