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大靜馬場(第3/4頁)
章節報錯
古種,每匹馬的後臀都印著獨有編號。
朱常瀛帶來的幾名相馬人正在逐一驗看,確定馬匹的品級,以便定價。
“別緊張,都放鬆一些,孤是來買馬又不是來搶馬的。”緩和了下氣氛,朱常瀛看向一梳著羯族髮鬢的牧民,“你是何時入的關?入關之前在哪裡放牧?”
牧人神情忐忑,“小人自出生就是牧奴,在薊州邊外敖漢部,大約十年前吧,關外鬧白災,部族裡餓死人無數,小人隻身逃亡關內,為邊軍養馬,前後換了三五處地方,再後來就被北洋商行招入,隨著商隊在榷廠看馬。”
“白災啊,那確實難熬。你來了大靜可還習慣?”
牧人憨直笑了笑,“大靜自是要比關外好多了,四季不凍,牛羊終年有青草可吃,省卻了不知多少麻煩。”
“這也未必。”朱常瀛說道,“我這幾日在大靜走了一圈,發現你們的牛棚馬棚建的極為簡陋,這個不好。大靜雖然沒有白災但有風災,狂風之下,大腿粗細的樹木都會被連根拔起,你們都要注意了,要把牛棚馬棚好生加固一下才好。”
對於羯族或者真族,朱老七沒有偏見,大明九邊漢人投外族,外族入漢地也是極為尋常之事,哪邊都有生活不易的,掙扎在底層的人誰給飯吃就跟誰,這並不丟人。
而如何同北邊的部族打交道,也是朱常瀛偶爾會思考的問題。
我大清在政治上給羯族特權,但在人口控制上卻從不手軟,分封推恩,建立蒙旗,抽調壯丁,把個羯族搞的支離破碎,再沒有實力威脅中樞政權,大明有能力這樣做麼?
好吧,這些都是後話。
日頭偏西時,相馬人終於將賬本交到朱常瀛手裡。
馬分五等,上中下三品皆可為戰馬,第四品為馱馬,第五品為劣馬,定價5至15元不等。
朱常瀛手中還有另外一本賬,記錄著賣家的報價,兩相核對,差價多少一目瞭然。
不得不說,還是老實人居多,也可能是朱老七親自前來,把人嚇到了,不管怎麼說,差價離譜的極少,這樣也就好辦多了。
合上賬本,朱常瀛向周圍人掃視一圈。
“馬分五等,這是我大明採購軍馬的老規矩。今年的馬價,上品16元,中品13元,下品10元,馱馬8元,劣馬6元,這個定價孤以為還是公平的。各自看好自家馬匹的定品,沒意見的就去同軍需簽訂契約,錢貨兩訖。”
此言一出,房中的氣氛頓時活躍起來,絕大多數人面帶喜色交頭接耳著,有著急的已經起身前去簽訂契約去了。
為何如此,朱常瀛在相馬師報價的基礎上又加了一元,也就是一兩銀子。
而這個報價基本上同絕大多數牧民報價持平,相當於沒有壓價就採購了,而且還沒有中間人抽水,這能不高興麼?即便有不滿意的,可又有誰敢張口同朱老七來爭辯呢?
“別急,孤還沒有說完。”朱常瀛示意眾人安靜,“如果有人不滿意,說我的馬是千里馬,那麻煩你怎麼牽來的就怎麼牽回去,孤從不為難人,更不會強買強賣,打擊報復。總而言之,孤要的是可以大批次配備的普通戰馬,那些寶馬之流今後就不要牽來了。”
將近天黑,這場大型馬市才交易完畢。然而還沒有結束,朱常瀛重新把人召集一起,又開了一次小會,當眾宣佈了一件事。
凡牧民十戶選一代表,馬場一家一代表,組成馬價評議會,每年評議馬價一次,上書朱常瀛親自參閱。
採購軍馬雖然重要,但朱常瀛也不可能年年來參加,終究還是要下放權力給軍需司。如何能最大限度避免貪腐,除了價格公開化,朱常瀛也想不出別的更好方法來。
當然,慣常的方法還是用的,比如軍需只負責簽訂契約,開具提款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