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朝廷賑濟的車隊趕到了一座縣城,落腳城中驛館之後很快就召集了當地縣衙官員來商議對策。

“上個月從西邊流竄來一批饑民,本官見他們可憐就收容了他們,開官倉賑濟,不想卻少了許多糧食,只能上書朝廷以求援手,好在各位大人及時趕來。”縣令在商議時將情況先行說明了一遍。

這個情況眾人大抵清楚,陸曈忽然縮了縮身子,不知道是不是懷孕的緣故,她最近對溫度十分敏感,這屋中都沒燒炭火。

“許大人,城裡缺火嗎?”陸曈問道,縣令姓許。

縣令聽出她的意思,連忙讓人點上炭盆,屋子裡才暖和了起來。

“郡主勿怪,近來城中炭火價格金貴得很,老夫想著人多擠一擠就不冷了,就沒讓人燒火。”縣令解釋說。

剛才他已經得知了,這位不僅是皇帝親封的郡主,還是那位傳聞中的“神女”,是此次賑濟隊伍的副官。

陸曈挑眉,問:“現在城裡的木炭是什麼價格了?”

今年的大雪來得早也比往年要寒冷,商賈的眼光向來比尋常人要看得長遠一些,一見天象有異很有可能就把事先準備好的木炭都囤積了起來賣高價。

縣令訕訕,只好將城裡木炭的價格說了出來,商賈逐利,城中的一斤灰木炭已經漲到了五百文錢,這對尋常百姓來說根本不可能支撐得起。

“這是囤貨居奇!”顧侍郎忿然道。

這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了,他們這趟過來帶的多是糧食,可沒想到到了地方還會缺火。要是沒有柴火,他們就連生火造飯都不能,更別說賑濟災民了。

縣令訕訕,他如何不知道這是商人作怪,但他也沒有辦法制止,只能組織城中官民前往山上砍柴割草應急,不過實在是杯水車薪。

“現在城中應該還有一部分木柴和木炭吧?”陸曈向縣令問道。

縣令點頭,他之前已經讓官府的人存積了一些燃料,但只夠用幾天的。

“先用來生火造飯,讓百姓吃一口熱食吧。”陸曈道。

“下官領命。”

城中開始冒出炊煙,吸引來了大量流浪的難民,一些城中的百姓家中有糧但無火的,則改為發放定量的燃料。

顧侍郎接著安排人在城中發放治療凍傷的藥物,儘可能確保不會再有人凍死。

不過最麻煩的還是籌集到足夠的燃料維持下去,不然炊火一斷,情況就會惡化下去。

陸曈登上城門處看向城內,街道一片白茫茫的,只有饑民步履匆忙,來往間似蟻群。

“世子,你說說看該如何處置?”陸曈忽然開口,向一旁的蕭淳之問道。

蕭淳之支吾開口:“讓官府出面去城中的木炭鋪子收購木柴和炭火,用以賑濟百姓。”

陸曈笑道:“再想想,這些商人會看在朝廷的面子上把囤積的炭火拿出來低價出售給官府嗎?”

蕭淳之沉吟,隨後搖了搖頭,法無禁止即可為,商人逐利,就算和朝廷作對也沒什麼奇怪的。

“朝廷出錢賑濟百姓是應該的,但不是無底線的,戶部能把國庫裡的錢都拿出來給災民嗎?從朝廷的角度,最希望的是最好一文錢都不出就把災情控制住。”陸曈點撥說。

蕭淳之陷入沉思,怎麼可能一文錢都不花就能把災民賑濟了?

“糧食的錢就算了,要是連點糧食都不肯出,這朝廷未免太摳了。你想想看,怎麼才能一文錢都不花就把這段時間需要的木炭木柴籌集齊全了?”陸曈不想太為難他,降低了一點難度。

蕭淳之苦思良久,終於說出了一個辦法:“驅虎吞狼。”

“世子果然聰慧。”陸曈彎唇,不吝奉承。

有了主意,後面的事就不難辦了,陸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