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變故(第1/2頁)
章節報錯
莫平帶著羽林衛找回了一批被韓王藏匿的金銀,清點之後共有金子十萬兩,銀子百萬兩,更有其餘珠寶字畫等珍奇無數。不過從審訊押運的船伕口中得知,已經有一批同樣的船離開了崇林府,不知所蹤,看來羽林衛這次截獲的多半隻是一部分。就算如此,這筆財富同樣彌足珍貴,已經足夠大盛朝廷揮霍好幾年了。
最為高興的還數吳榮,他第一時間上書徽喆帝,請求將這筆鉅款用於北伐的軍費,同時準備籌劃恢復大計。
徽喆帝在朝會的時候將此事扔了出來給群臣討論,這一次難得的反對的聲音幾乎沒有,吳榮又拉取了一批官員的支援,尤其是這次陸渠和蕭朔表示了對他的支援,幾乎沒有碰到什麼阻力就透過了決議。吳榮尤為激動,自從南遷以來,他無時無刻不在籌劃著北伐恢復,但是這次還是第一次能夠過了自己人這關。
他一回去就開始準備進軍計劃,從如何行軍到後勤補給無一不周密籌備。
有了定調,大盛朝廷這邊開始緊張的備戰,氛圍顯得凝重。當年胡人以勢不可擋之勢輕易就攻佔了整個北境,這些年雙方在邊關一直摩擦不斷,可到底還是呈現出胡人進攻大盛防守的態勢,這次還是大盛這邊第一次嘗試大反攻。沒人敢打包票,若是輸了,更是有傾覆之危,如何不緊張?
中間抽空的功夫,一部分大臣上奏請徽喆帝立下儲君穩定人心,這儲君的人選只剩下了一個——蕭淳之,毫無疑問的儲君之位落到了他的頭上。
徽喆帝正式冊封蕭淳之為太孫,原太子現在的晉王則不做改變,依然留在晉王府。
蕭淳之入主東宮之後,依然對關寧侯府禮遇有加,尤其是對陸曈,完全是以師禮奉之。
很快,吳榮定下了三軍的領軍將領的人選,主帥毫無疑問交給了蕭朔擔任。蕭朔不得不準備統軍之事,籌備兵馬器械,訓練士卒,能留在家中的時間變得更少了。
正當大盛這邊如火如荼地準備的時候,變故陡生,前線急報,胡人攻破東邊的東陽關,攻入了崇林府,正直撲京城而來。
大盛朝廷險些亂成了一鍋粥,沒想到這邊正準備反攻,胡人卻率先找到了大盛防線的突破口一舉攻了進來。
“諸位,現在如何是好?”徽喆帝對著嘈亂的群臣問策,十分慌亂,他當初被胡人逼得南遷,心中對胡人的驚恐最甚。
群臣大都六神無主,大盛的防線都依託在淮水一線,如今胡人突入了防區,往南一片都是無險可守,胡人很快就能飲馬長江,兵臨城下。而大盛的精銳都在邊關前線駐防,在京城只有一些最近招募的新兵和不多的禁軍罷了,如何能擋得住胡人勢如破竹的大軍?
“吳卿,你可有良策?”徽喆帝看向吳榮,他是兵部尚書,出了這種事第一個拿主意的肯定要是他。
吳榮凝神屏息,如今的形勢已經超乎了他的預計,不過他到底為大盛主持了兵事多年,不至於到束手無策的地步。
“回陛下,臣已經讓人傳令各邊鎮,令其迅速回師勤王。只要京城能堅守一段時間,各鎮精銳齊至,胡人定然覆滅無歸!”吳榮道。
眾人聞言心中稍定,大盛的各鎮邊軍還是有些能力的,胡人這次孤軍深入,肯定不敢陷入苦戰之中,到時候大軍齊至,就算不能殲滅之,也能將其逼退。
這是眼下最穩妥的辦法。
徽喆帝正要下決定,蕭朔前出道:“陛下,臣有話說。”
“鎮北將軍有何良策?”
蕭朔雖然官職上比不得吳榮,但若要論領軍與胡人作戰的能力,十個吳榮恐怕都比不上他,畢竟戰績擺在那裡。
“臣認為讓邊軍回防之事不妥,若前線空虛,恐胡人會趁虛而入。”蕭朔道。
他說的是個問題,胡人這次孤軍深入多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