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時光匆匆流逝,多年過去了,儘管她想盡各種辦法,但愣是沒有再度有孕,不止是她後宮後來再也沒有人有孕。

就在甄嬛深感自己的人生彷彿已能一眼望見盡頭之時,一個名叫弘曆的阿哥走進了她的視野。

經過一番深入瞭解,甄嬛驚訝地發現,弘曆竟然是整個後宮中唯一沒有額孃的阿哥。

這對於甄嬛而言,簡直就是瞌睡時有人送枕頭!此時的弘曆迫切需要一個額娘,將他帶出圓明園,進入紫禁城。

而甄嬛呢,則急需一個兒子爭奪皇位,於是乎,一個有心,一個有意,二人無需多言便心領神會,默契十足地達成了合作。

正當甄嬛絞盡腦汁思考如何才能順利地將弘曆帶回紫禁城,並讓他登上朝堂大展宏圖之際。

孫妙青怎麼會讓甄嬛的算計得逞呢!甄嬛那點小心思,怎麼能逃過她的眼睛。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宮裡頭就開始流傳甄嬛和四阿哥弘曆走得很近的傳言。

這傳言就像一陣風,迅速地在宮廷的各個角落蔓延開來。

要知道,弘曆如今已經十九歲了,而甄嬛也沒比他大多少,這樣的年齡相距本就容易引人遐想。

這傳言剛一冒頭,還沒等甄嬛有所察覺、有所反應呢,就已經傳到了皇上的耳朵裡。

皇上是誰?那可是在這深宮中摸爬滾打多年,精明無比的人啊!他一聽這傳言,心裡就跟明鏡似的,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傳言的意義和甄嬛的打算。

可是,令人奇怪的是,皇上卻什麼都沒有做,就好像沒聽到這傳言似的。

直到甄嬛向皇上進言,請皇上把弘曆帶回紫禁城的時候,皇上竟然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孫妙青看到皇上的這一舉動,心中頓時明白了皇上的打算。

這些年,皇上的所作所為已經漸漸脫離了原有的劇情,孫妙青大概也能猜出幾分。

不然的話,皇上怎麼會把老大允禔和老九、老十三、老十四都放出來呢?自從皇上有了他最親愛的十三弟在身邊,對十七果郡王就越發冷淡了,哪裡還肯多瞧他一眼呢?

說起果郡王,到現在都還沒大婚呢!劇情中,孟靜嫻和浣碧都嫁給了他。

而如今孟靜嫻本就身體差一直等不到果郡王的回應早早香消玉殞。

而甄嬛從得寵開始就一直在懷孕生孩子,和果郡王沒見幾次面,更別說浣碧了。

後來皇上脫離了劇情掌控,對後宮的管控愈發嚴格,果郡王就更不能隨意出入後宮了。

再後來,包衣被抄,果郡王的人手幾乎都折損在其中,勢力大不如前。

所以他現在是愛新覺羅家的大齡光棍。

此時此刻,皇上就像是一個旁觀者,他倒是想看看甄嬛和弘曆究竟能在這條路上走多遠,能玩出什麼花樣來。

時光如白駒過隙,匆匆而逝,彷彿只是眨眼之間,便來到了雍正十一年。

自弘曆踏入朝堂那一日起,宮廷的平靜之下似乎就開始暗潮湧動,雍正也逐漸察覺到了一些不同尋常的蛛絲馬跡。

原來啊,弘曆常常揹著人,暗中與朝中的大臣們頻繁往來。

這些大臣可非同小可,其中居然還有那些曾經對老八死心塌地、堅定不移擁護的臣子。

他們私下裡的接觸,就像是隱藏在暗處的暗流,不知何時就會掀起驚濤駭浪。

更讓雍正感到震驚和憤怒的是,弘曆在朝堂之上的行事作風,竟如同當年的老八一般。

他八面玲瓏、長袖善舞、左右逢源,不動聲色地與眾多大臣建立起了深厚得如同磐石般的交情。

每一個微笑、每一次交談,似乎都暗藏玄機。

每當回想起往昔的種種,雍正就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