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領著嚮往去地窖仔細盤點了地窖裡糧食的數量,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這點糧食遠遠的不夠。

一家人商量以後,明天如果能買到糧食更好,買不到就得趕緊去黑市買一些,哪怕多花點錢也無所謂。

第二天嚮往早早的就把向建設叫了起來,嚮往迷迷糊糊的一看時間,發現現在才是凌晨三點。

三個人一人拿了一個麻袋打著手電悄悄的出了院子。

冷風一吹向往瞬間就清醒過來,心想這年代為口吃的真是不容易。

本以為他們起的就夠早了,但是等到他們來到糧站的時候徹底傻眼了,糧站門口已經聚集了很多人。

每個人都穿的特別厚,由於天氣太冷,人們都不停的搓著手不時的在地上蹦躂幾下,有的乾脆把手裡的面袋子披在身上。

等他們三人走近一看還有更誇張的,隊伍最前面的幾個人竟然都披著棉被,嚮往估計這些人沒準就在這裡等了整整一夜。

其實這人就有一個從眾心理,看到別人都買了就算是自家有糧食也覺得應該再買一些,不過畢竟這個年代這樣的人家很少,因為家裡的糧食都是每月按定量買回去的,人的定量一減再減,如果家裡人口多的話,買回去的那點糧食根本就堅持不到月底。

看到遠處還有陸陸續續趕來的人,嚮往他們三個人趕緊排到了隊伍的後面。

就這樣所有的人在寒風中又等了五六個小時,糧店的門終於開啟了,糧店的工作人員也被眼前的景象嚇呆了,他趕緊跑回去報告領導。

領導急匆匆的跑出來,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他站在一張桌子前拿著一個擴音喇叭對外面買糧食的一眾人大喊道:“同志們, 糧站的糧食有限,肯定接待不了這麼多人,家裡有糧食的就暫時回家明天再來。”

但是他的話並沒有安撫到買糧的人,反而增加了人們的恐慌,人們不但沒有離去,而是高喊讓他趕緊賣糧。

糧站一看這種情況,一邊安排工作人員賣糧一邊打電話向上級通報情況。

在人們翹首以盼的目光中,排在隊伍前面的幾個人終於提著面袋子走了出來,但每個人的臉上卻一點喜色也沒有,反而是憂愁增加了很多,個個都搖頭嘆息。

:()夢想成真卻是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