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海陵尉(第1/5頁)
章節報錯
馬車悠悠,沿著大路行進。
“停下!”
坐在車子裡,一直閉口不言,好像是睡著了一樣的黃承彥,突然間發出命令。
倉促間,馬車一陣搖晃,在大路上停住。甘寧縱馬上前,伏身在車窗旁邊問道:“黃公,有何吩咐?”
“興霸,你來荊州,多久了?”
“呃,卑下興平元年因劉璋反扈瑁,而逃離巴郡,至今已有四年。”
甘寧不明白,黃承彥為什麼會突然提出這個問題,於是小心翼翼的回答。他已非當年那個可以為所欲為,憑著自己喜怒而行事的甘寧。在經過無數次挫折和失敗後,甘寧變得成熟許多。若在以前,他定然會毫不猶豫的給出黃承彥一個答案。而今,他必須要三思,才做回答。
黃承彥陷入了沉默。
片刻後,他輕聲道:“劉荊州,非成就大事之人。”
“啊?”
甘寧激靈靈打了一個寒蟬,不明白黃承彥為什麼會說出這等大逆不道的言語。
“劉景升初至荊襄,倒是表現出幾分硬氣。只可惜他好文事多於武事,坐擁荊襄九郡,儘可得江東六郡,退可得益州十四郡一百四十六縣,卻至今未能成事。你留在荊州,恐難有大作為。劉荊州不喜軍事,註定了不可能用你;黃承育雖通武事,但也非能容人之人。
你才能若屬於承育,或許尚有一些成就。
可你的才能……承育遠遜色於你,也註定了你不可能在江夏得到機會。
興霸,你一路隨我,盡心盡責,我都看在眼中。但我也不想耽擱了你,所以才有這些言語。”
甘寧默然,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黃承育,就是黃祖。
根據許慎的《說文》。祖,有生育之意。
黃彣傳承文學家風,而黃祖則傳承血脈。這也恰好符合兩人情況,黃承育膝下無子。而黃祖膝下有子。承育,就是傳承生育血脈之意。
黃承彥嘆了口氣,輕聲道:“我現在給你指點兩條路。”
他沉默了一下,輕聲道:“一個是留在江東。孫伯符有大志,也有識人之明,早晚必能成就事業。以你才學,早晚必得孫伯符所器重。但東吳尚有一個問題,孫策剛強,但剛則易折。我不知道他能否長久,故而也說不得日後狀況;另一條路。則是去投曹公。曹公雄才大略,奉天子以令諸侯,非等閒之人。其人求賢若渴,頗有識人之能。但曹公帳下猛將如雲,典韋許褚皆當世悍將。與你可相得益彰。不過,你性子剛烈,易得罪人,若無人扶持,也難有作為。”
甘寧猶豫一下,輕聲道:“莫非,無第三條路?”
“第三條路……我想請你去輔佐曹家小子。”
“啊?”
“曹朋年紀雖小。但也不是普通人。
只看他父親,到了許都便成為諸冶監監令,掌天下兵械鑄造;其內兄鄧稷,更在短短時間,成為海西令。海西那地方很亂,鄧稷能夠在那麼短的時間裡。在海西站穩腳跟,不僅僅是要有才能,他背後定有依持。曹朋此子能辯是非,明輕重,而且與曹公帳下許多權貴相熟。
看荀衍的架勢。似乎很器重他。
你當知道,潁川荀氏四代人傑,可算得上是關東豪門。有荀氏相助,曹朋早晚必能有成就。
只是他現在根基尚淺,還需要有人扶持。你這時候前去,即便一時不得已,日後卻會有諸多機會建立功業。同時……還能代我照拂阿醜,免得被那小子欺負。興霸,你可能答應我?”
黃承彥話語中,帶有哀求之意。
令甘寧也不知道,該如何拒絕才是。
不可否認,他對曹朋印象不錯,可讓他去幫助曹朋……
想他甘興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