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農家狀元郎開掛不講武德(12)(第2/3頁)
章節報錯
人,皇帝勤政愛民,這兩年大雲朝,在當今皇帝治理下,海內昇平,還是有的地方,吃不飽穿不暖,易子而食的現象。
李公公深知此事不容拖延,必須即刻回宮,將這裡的訊息火速傳回。他匆匆向雲峰等人告辭,不敢有絲毫耽擱,連夜策馬疾馳,趕回京城。
李公公返回後不久,皇帝便派遣了戶部官員,由戶部尚書親自帶領,前往實地檢視並驗證了雲峰所言非虛:每畝產量確實高達八千六百斤。
戶部尚書急忙通知當地的護城軍,並親自押送。他只留給雲峰他們足夠明天種植的數量,還特意帶走了幾隻朱家村的烤鴨,這才心滿意足地回京。
年底時節,朱家村、白家村和蔣家村都迎來了豐收之年,三個村的村民們自發地為雲峰、朱石冒和蔣先知三人供奉了長生牌位,這些牌位被恭敬地擺放在各自村子的祖祠之內。
隔年,三人相約一起前往京城參加會試,三人出發那天,三村之人一起來碼頭相送。場面壯觀的讓不知情的,好奇不已。
三人早早地踏上了征程,朱石冒和蔣先知二人效仿雲峰,腰間別著酒葫蘆,騎著小毛驢,只攜帶了簡簡單單的行李便上路了。他們結伴而行,悠哉遊哉地抵達京城時,時間已從二月份緩緩流淌至六月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特別提一下,三人的裝扮,在三個村子,被年輕人爭先相仿。
初入京城,三人便被賢王接入府中,暫作安頓。他們的事蹟早已在京城傳頌開來,而那三個縣的縣令也因此獲得了回京述職並晉升的機會。
會試如期舉行,雲峰等三人順利透過。畢竟,他們的名字早已在皇帝御書房中備案,其他人也不敢有任何小動作。
雲峰高中狀元,榜眼蔣先知,探花朱石冒。按常理,他們本應留在京城任職,然而皇帝卻降下旨意,委派他們回鄉擔任縣令,並賦予他們先斬後奏之權。
這一決定無疑是皇帝想看看,他們到底會把這三個縣治理成什麼樣子,雲峰狀元遊街的第二天,便於小郡主成婚,婚禮當天,皇帝委派太子親自過來,皇太后更是賞賜無數。
雲峰還是知道投桃報李的,送給太子一顆多子丸,送給皇上一顆延壽丹,養元丹,送給太后,皇后駐顏丹,延壽丹。
在雙方都滿意的情況下,雲峰帶著小郡主回到了石渠縣。在雲峰、朱石冒、蔣先知三人的通力合作下,三個縣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足。
三縣人口更是之比,全國總人口的出生量,三縣之人,更是親密無間,夜不閉戶,家家戶戶孩童都可以讀書識字,不分男女。
雲峰與小郡主結婚第二年生下一個女兒,十八歲時與蔣先知的大兒子成婚。夫妻兩個生活幸福。
雲峰與小郡主結婚次年,誕下一女。女兒十八歲那年,與蔣先知的長子喜結良緣,夫婦二人生活美滿和諧。
如今登上皇位的太子,卻對雲峰心懷恨意。皇家向來追求多子多福,當初太子還未相信雲峰的多子丸功效,如今卻是追悔莫及。
太子妃在第二年便生下三胞胎,當時太子欣喜若狂,老皇帝更是賞賜不斷。
如今的皇帝逐漸察覺到事情的不對。每當他寵幸一位妃子,這位妃子必定會懷孕,而且至少生下雙胞胎。
如今,他已有十八位皇子和二十三位公主,這讓他開始感到後悔。
如今,他甚至不敢踏入後宮半步,每日只能在御書房埋首於奏摺之中。若要寵幸后妃,即便服用避子湯也難以避免子嗣的到來。作為一國之君,他深知養育子女亦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而這開銷最終還得從自己的內庫中支取。
後宮嬪妃生子要給賞賜,各種壽宴,要給皇子皇女賞賜吧!他看著自己的私庫,感覺都不如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