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解決吳三桂(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雄英決定,先解決吳三桂,再解決左良玉。
為了以防萬一,他還是將騎兵團調了回來。
現在建奴主力全部消滅,剩下城池只有少量駐軍,群龍無首,根本不需要騎兵團出馬。
待騎兵團到達寧遠之後,朱雄英也去到寧遠城,帶著騎兵團從前線返回,經山海關回京,再正常不過,不會引起吳三桂的任何懷疑。
遼東戰事基本結束,鞏永固也帶著三萬將士,跟騎兵團一起回來。
吳三桂萬萬想不到,關寧鐵騎在遼東前線跟建奴打了幾十年,都是敗多勝少,被建奴步步蠶食,現在建奴卻被朝廷新軍輕鬆剿滅。
他現在特別後悔,要是當初自己堅決請戰,剿滅建奴的戰功他也可以分一杯羹。
作為對抗建奴最前線的關寧鐵騎,卻沒有參加剿滅建奴,豈不成了大明所有軍隊的笑話嗎?
現在朝廷欽差回京,要經過山海關,自己必須得好好接待啊,否則,朝廷一旦追究起來,自己那是吃不了兜著走。
他當即帶著主要將領,出城十里相迎。
朱雄英和鞏永固既然打著消滅關寧軍所有百戶以上軍官的心思,自然對吳三桂表現出比較良好的態度。
吳三桂躬身對鞏永固說:
“恭喜鞏大人,旗開得勝,輕鬆消滅建奴,立下不世之功。”
鞏永固笑道:
“平西伯,此次消滅建奴,你轉運糧草,供給後勤,也居功甚偉。”
“現在,建奴主力全部被消滅,所有城池正在陸續收復。”
“陛下的意思是,朝廷新軍要去四川剿滅張獻忠,鎮守整個遼東的重任還是要落到平西伯和麾下關寧鐵騎身上。”
吳三桂一聽,大喜。
他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建奴滅了,他們關寧軍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這些年,關寧軍耗空了國庫,卻沒有建尺寸之功,陛下趁此機會,追究他們的責任。
鞏永固這樣一說,也很有道理。
朝廷新軍數量並不是太多,還是要把這十萬新軍全部調回去,消滅四川的張獻忠。
這樣一來,駐守整個遼東的任務就必然落到他們關寧軍的手上,他們仍然可以成為一方軍閥,而且整個遼東都會變成他們的勢力範圍。
“多謝陛下信任,末將代表關寧軍表態,誓死效忠陛下。”
鞏永固點點頭,拿出一個望遠鏡和一支燧發槍,遞給吳三桂。
“平西伯,陛下派我慰問關寧軍,讓我將一個望遠鏡和一支燧發槍親自發到每一個百戶以上軍官的手中。”
現在大明雖然製造了兩萬支燧發槍,但只有陛下的部分親兵騰驤四衛和部分新軍才裝備,關寧軍自然是沒有的。
吳三桂雖然沒有見過燧發槍,也知道那玩意兒比他們現在用的火槍厲害多了。
他麾下有六百多個百戶以上將領,六百多支燧發槍,在戰場上就可以發揮非同一般的威力,他們關寧軍的戰力將大大加強。
“多謝陛下!多謝鞏大人!”
一萬大軍先期入關,然後在西門外安營紮寨,兩萬大軍在關外東門外安營紮寨,鞏永固帶領兩千人的騎兵團進入關內。
根據鞏永固的要求,所有百戶以上的軍官全部到小校場集合,挨著點名,然後分發陛下賞賜的望遠鏡和燧發槍。
與此同時,朱雄英用對講機命令,東門外其中的一萬大軍向北門進發。
快到北門之後,跟駐紮在東門和西門外的大軍聯絡,同時發動突然襲擊,迅速佔領東西北三座城門。
山海關南城門靠海,只需要派少量軍隊堵住東西出口就可以。
山海關本來是防備建奴的,現在建奴被徹底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