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貧僧再送一份機緣(第1/3頁)
章節報錯
朱元璋憂心忡忡地說:
“如果他危害大明江山,我們怎麼辦?”
朱雄英笑了。
“皇爺爺,是不是所有皇帝都有一個通病:所有刁民都想來害朕?”
一句話把朱元璋和朱標也都逗笑了。
朱標笑著說:
“父皇,或許是您想多了。如果他真的想危害大明江山,何必讓雄英穿越?”
“大明突然失去了皇太子,江山最後交到允炆這個廢物手裡,這才是對大明江山最大的危害呀。”
“現在兒臣的病好了,雄英也回來了,兒臣倒覺得,如果真的是慧安大師做的,他這是在默默守護大明江山。”
“所以,兒臣覺得,我們不但不能對他懷疑,反而要對他禮遇有加。”
朱元璋點點頭。
“或許是咱想多了,走,我們一起去正陽門,迎接沐英的靈柩,順便去拜會一下慧安大師。”
朱雄英看皇爺爺終於放棄了殺人的念頭,這才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他可不想得罪了這個慧安大師,讓一切歸零,讓他又成為虞懷王陵墓的一個枯骨。
三人沒有開車,朱標和朱雄英一左一右,扶著朱元璋,在錦衣衛的護衛下,步行向正陽門走去。
正陽門外,文武百官已經到齊,個個身穿素衣,面含悲傷。
尤其是那些開國公侯們,沐英可是他們從小看著長大的,比他們年輕很多,卻英年早逝,讓他們唏噓不止。
沐春帶著幾百將士,護送靈柩緩緩前來。
朱元璋大喊一聲:
“英兒……”
已經泣不成聲,踉踉蹌蹌地奔向靈柩。
沐春萬萬沒有想到,陛下和太子竟然親自出迎,趕緊跪倒在地,哭道:
“末將沐春,護送父親靈柩,拜見陛下。”
朱元璋扶起沐春,祖孫倆抱頭痛哭。
良久之後,朱元璋止住哭聲,問道:
“景春,你父親臨走之前,可有什麼遺言?”
沐春哽咽著說:
“陛下,父親是在視察軍務的時候,突然中風倒地,很長時間不能言語,臨走之前,掙扎著說了三句話。”
“第一句是對陛下您說的:父親,英兒沒有讓您失望。”
“第二句是對太子殿下說的:殿下,哥哥走了。”
“第三句是對我們說的:沐家子孫,永遠忠於大明。”
太子朱標這時也顧不得父皇,奔跑到靈柩前,拍著靈柩大哭:
“大哥,大哥,弟弟來看你了,你怎麼就走了呀?”
朱雄英也走上前來,抬起靈柩,淮西勳貴全部跑步過來,用自己的肩膀抬著靈柩,從正陽門進入京城。
沐春扶著朱元璋,朱元璋和朱標扶著靈柩,其他文武百官跟隨在靈柩旁邊,一路浩浩蕩蕩,向靈谷寺前進。
靈谷寺內,方丈慧安大師帶著幾百個僧人,在大門外迎接。
幾百僧人高唱佛經,隨著隊伍一起進入大雄寶殿,將靈柩停放在大雄寶殿裡,慧安大師親自帶著一眾高僧唸經超度。
一炷香燃盡,慧安大師起身,來到朱元璋面前,雙手合十。
“阿彌陀佛,貧僧慧安,拜見陛下,拜見太子,拜見虞王殿下,請到佛堂茶室歇息。”
朱標也雙手合十,恭敬地說:
“有勞大師。”
三人在慧安大師的引領下,走出大雄寶殿,走過高高的臺階,進入一個幽靜的院子,來到茶室。
慧安大師揮退小沙彌,親自給三人泡茶。
三人也沒有說話,靜靜地看著這個光頭和尚。
慧安大師光頭上有十二道深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