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冬的追問之下,他才說出了所有的原委。

董大明與蔣宏的人生緣分,源自於一場突發的火災,這場火災的發生地就是蔣宏的老家。

當時,董大明剛從部隊復員不久,農村孩子復員並不會安排工作,所以,他找了一份臨時工先幹著,主要負責治安巡邏。一天晚上,突發山火併且趁著風勢迅速蔓延,偏偏時間又是半夜,很多家庭正在熟睡之中,董大明接到警報之後,迅速帶著一個小分隊,挨家挨戶敲門疏散,這其中就包括了蔣宏一家。

當時,蔣宏還是一個在讀初中的小毛孩,被董大明一屁股拍醒之後,整個人懵懵懂懂的跟著跑了出來,出來之後才想起自己有個偏癱的奶奶在房間裡。

此時,火勢已經很大了,董大明二話沒說,直接往火場裡跑,終於把奶奶給抱了出來。只是,就在快要出門的時候,一根著火的房梁垮了下來,正好壓住了董大明的腿,後來在眾人的幫助之下,這才將蔣家奶奶搶救出來,自己也得以平安脫險。

“當時,就是這條腿,被房梁砸斷了骨頭,還有一塊肉都被燒糊了,在醫院治療了很久,前前後後換了好多次藥才好。你看,現在還有一塊不小的疤!”說完,董大明撩起褲腿,讓董冬看自己的右腿,

果然,他的小腿肚上就有一個明顯的疤,摸上去硬邦邦的感覺。

董冬心裡一陣心酸,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幸好有個不錯的結局。

這個疤痕,董冬早就見過,但是,大伯不說的話,他從來不知道這是“英雄主義”的勳章,聯想到他之前數次傷痕累累的經歷,他有感而發:“大伯,您這一路走來真是不易。”

董大明笑得很釋然,說:“所以,現在才格外珍惜活著的每一天啊!”

他接著說以後發生的故事,自從此事之後,蔣宏無論在哪裡碰到了董大明,都會恭恭敬敬的叫他一聲:“董大哥好!”

按年齡算來,兩人不過相差七八歲,只是,蔣宏後來讀了大學,有了出息。董大明則是高中畢業,當了兩年兵之後,早早的闖蕩了社會,也過早的承擔了生活和家庭的重擔。

三十年過去了,當初的初中生變成了市商務局的局長,當初的巡邏隊臨時工變成了縣公安局的副局長,大家都用各自的努力證明了自己的價值,沒有辜負時間的打磨。

蔣宏的仕途之路,因為學歷高、起點高、人又聰明,因此,晉升速度遠超董大明。只是,就像董大明說的那樣:這小子是個有良心的人。

可是,不管位置多高,官職多大,每次清明回鄉掃墓,他都要請董大明吃飯。雖然他的奶奶已經仙逝多年了,但是,這份情誼一直留在心間。

尤其是後來蔣宏官至正處,當了局長,請他吃飯的人多了,但這個傳統依舊保留了下來。

每次回鄉,必定會每次邀董大明作陪,並將他放在主賓的位置上。當然,董大明有時推託自己有事,就沒有次次參與,但是,兩人始終保持了一兩年見一次的頻率。

此次,董冬能夠成為局長的秘書,不敢說全是董大明的積善行德的福報,但是,多多少少還是有點情感加分項,加上董冬的個人素質確實不錯,蔣宏本著提攜恩人後輩的想法,能拉一把就拉一把。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董大明要送煙給他,表示感謝的原因。

多年的交情,不需要客套說謝,彼此心裡明白就好。

他的腿傷,因為傷及骨頭,所以每次換季或是變天的時候,都會隱隱作痛,尤其是現在年齡越來越大,老病老傷的不適感就更明顯。

上次跟兩人碰面的時候,正是刮北風降溫的天氣,蔣宏見他走路一瘸一拐,這才關切的問起原委,並讓他抽空去市裡骨科醫院,自己負責找專家幫忙會診。

聊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