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碰撞(第1/2頁)
章節報錯
公司需要更換的新生產裝置終於到了,涵蓋總廠、一分廠、二分廠的鈑金車間、油漆車間、底盤車間、總裝車間、除錯車間等所有車間,還有專門為三分廠有效提升座椅等配套設施舒適度的裝置。
要想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保持領先,各個車間順應時代發展進行技術革新勢在必行。
作為國內中巴車製造領域的佼佼者,公司必須始終站在行業發展的前沿,不斷追求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才能永久立於不敗之地。
當前,每個車間在實際生產中,都或多或少因為裝置老舊、工藝落後等原因造成產品質量時有瑕疵發生,做不到精益求精。
一分廠鈑金車間內,裝置廠家技術員正在做新裝置的最後除錯工作。
“裝這玩意兒幹啥,純粹浪費錢,我就不相信能比得上咱們幾十年的手藝?”技工老盧不屑一顧。
五十大幾的老盧,憑藉純手工鈑金技術,曾經獲得市“勞模”榮譽稱號,並在多次“技術大比武”中所向披靡,屢屢折桂。
“老盧師傅,別看不起這些新傢伙,技術總是在革新,時代總是在進步的。”姜洪濤笑著對老盧說。
姜洪濤是大學生員工,在上次的人事改革中,出任一分廠鈑金車間副主任,成為車間主任譚峰的助手。
“什麼裝置能比得上我那強壯有力的雙手和鷹一樣銳利的眼睛。”老盧硬鐵板一塊,不屑一顧,揮舞著粗糙雙手,盲目自誇。
“老盧師傅,這些新裝置內建了多種精細的計算方法,能精準計算到每一次錘擊鋼板的力度和角度,咱們純手工可做不到這麼精確,也沒有那麼大的力氣。”姜洪濤耐心地給老盧講新裝置的超凡之處。
“真的有這麼神奇嗎?”半信半疑的老盧撫摸著更換下來的老裝置,眼神中充滿不捨,“陪伴這些老夥計很多年頭了,它們的每一個零件我都摸過、換過,現在要換新的,還真有點不捨得。”
“人總是有感情的,理解您的心情。”姜洪濤安慰著老盧。
一場因新裝置更換的話題,悄然在員工之間掀起波瀾。
“我聽說這些新裝置能毫不費力就可以完成整個車身的鈑金作業,又平又滑,咱們以後是不是都得靠邊站了?”一位年長員工憂心忡忡地說。
“技術是用來幫助我們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的,不是來搶飯碗的。”姜洪濤安撫大家的情緒,以消除顧慮。
另一位年長員工皺了皺眉,不太相信姜洪濤的話:“新裝置既然已經幫助咱們提高了工作效率,那肯定就用不了這麼多人了,我們這些中老年人是不是都要失業了?”
“您沒看見,更新裝置後,生產線又多出了兩條,還是這些人,效率卻提高好幾倍。”姜洪濤苦口婆心給年長員工們解除擔憂。
“時代變了,各方面都在進步,咱們老了,跟不上形勢了。”另一位年長員工嘆了口氣。
“新裝置操作起來更簡單,極大降低我們的工作難度和強度,效率大大提高。”姜洪濤闡述著新裝置的優勢。
“我們大字不識幾個,也看不懂操作流程上的英文字母,怎麼辦?”好多文化水平不高的年長員工心裡忐忑不安,憑經驗闖天下的時代看來已經行不通了,要變天了。
“任何新裝置的實操,都有細緻的培訓,其實很簡單的,不到半天就能學會,不超過一週就能熟練。”姜洪濤給年長員工們吃了個定心丸。
果不其然,透過裝置廠家技術員的手把手教授,在姜洪濤和其他年輕同事的耐心指導下,大部分年長員工都逐漸找到了新裝置的“脾氣”,很快就掌握了操縱方法。
“新機器還真的比手工鍛造得又快又好,省勁不少,實在太聰明瞭!”老盧學會操作後,不禁對新裝置的超能力驚歎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