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意亂秋夕月 心驚錢塘潮(第3/6頁)
章節報錯
著錢塘水一路往東北過去,直至南陽西南。王婉兒勘了一番地勢,見錢塘水流經赭山灣,於此地迂往西北,正利於築壩,引回江潮,她便攜著軍士協力於江上橫築一道丁字長壩,又將南陽一帶江堤削堤數丈,幾與江面平齊,一切準備就緒,一行人便依約奔赴鹽官。
然宇文博一路人馬出會稽山,到達臨浦之時,已是十七日平旦,與魚俱羅約定時辰將近,他便讓大軍伏於會稽山北麓餘脈山林之間,等待永興烽火訊號。會稽山北麓餘脈盡頭,一馬平川,放眼望去,依稀可見義軍行營,其營寨面向東南,而他所處之地,正在其後,只要前頭魚俱羅發起進攻,從這裡順山坡乘奔而下,居高屋而建瓴水之勢,打亂義軍後背自是輕而易舉。
天色漸亮,霞出東隅,遠處遙遙有戰鼓之聲傳來,宇文博順著聲音望去,只見魚俱羅所率隋軍已於永興東南列陣,重步方隊挺槍列於陣前,身後則是數隊強弩,兩翼又有重騎呼應,聲勢浩蕩,於戰鼓聲中,徐徐逼近義軍。再反觀劉元進這邊,義軍人馬業已出營陳兵,一眼望去,義軍戰裝兵刃雖不及隋軍精良,可人人都是志信滿滿,士氣十足,皆擺出了一副血戰到底之架勢。兩隊戰鼓恫天雷震,激得所有人熱血沸騰,宇文博自然也不例外,他握緊手中金杵,領著自己這路人馬悄悄往義軍身後靠去。
忽然間一片殺聲吼起,驚天破地,回山轉海,兩軍弓弩手相互一番對射之下,前鋒已持盾挺搶發起衝鋒。義軍雖是江南亂民,不比隋兵訓練有素,可於隋帝壓迫之下,就憑心中一點求生慾望,顯出氣勢絲毫不輸隋兵。只一眨眼兩軍便已戰作一團。宇文博靠近義軍後背之時,義軍正與前頭隋兵酣戰不分上下,亦是無人注意到他這路人馬。也就此時正面魚俱羅主力部隊身後燃起一縷烽火,青煙直貫雲霄,宇文博見狀,知道時機已至,他便操起手中金杵,大喝一聲,一馬當先,突入敵陣,其隨行將士,亦是紛紛抖擻精神,勇往直前,陷銳衝堅
此前劉元進於江南連戰連捷,不足數月便能先後控制吳郡、會稽、建安等地,皆因江南民心不定,各地郡守又是無心戀戰所致,即使他於長江上對陣魚俱羅水軍互有勝負,甚至略處上風,也是由於軍中江南人遠較隋兵熟識水性,善於操船之故 但眼下於旱地上布開陣仗,真刀實槍地碰硬作戰,義軍戰力相較久經沙場的隋軍主力,終究略遜一籌。此刻義軍正全力應付魚俱羅主力,憑藉一股志氣,尚且能勉強抵抗,可膠著之間,忽逢宇文博縱兵掩擊其後,居高臨下突殺過來,橫衝直撞,所向披靡,不久便打散義軍陣型。隋軍前後交攻,義軍陷於劣勢,慌亂一起,士氣便開始動搖。但劉元進卻早已有所準備,他於中軍指揮禦敵,見此情形,知道撤退時機已至,當即率眾且戰且走,依約往東北南陽方向後撤。
但人算不如天算,這邊隋兵猛攻之中,眼見義軍氣餒怯戰,個個精神抖擻,踔厲風發,越戰越勇,一路掩殺其後,緊纏不捨。魚俱羅父女正在中軍,見義軍潰態已現,亡走東北,知道那裡有錢塘水攔路,劉元進過去只是死路一條,魚俱羅又怎肯放過擒殺他大好機會。但聞魚俱羅一聲令下,隋軍兩翼金鼓齊鳴,轟烈聲中,乍起沙塵漫天飛揚,又是兩路騎兵橫撞出來,追亡逐北,其鐵蹄蹂躪過處,義軍兵將東倒西斜,人仰馬翻,哭爹喊娘,其慘狀何可勝言。
隋兵追殺一日,直至晚間,義軍損兵折將,死傷過半,剩下的都已被逼到錢塘水畔,困於南陽東北一片高地上面。不過隋軍激鬥一日,至此也是人困馬乏,師老兵疲,眼見義軍殘兵無路可退,已成甕中之鱉,剿寇平亂也不差這半日,於是魚俱羅便下令鳴金收兵,就地紮營休整,養精蓄銳,待來日再乘勝進擊。
是夜劉元進暗中遣人尋見了王婉兒藏匿於錢塘水南岸的船支水具。不過雖見隋軍已落入圈套,可劉元進心中卻無半分欣喜,反而起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