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並未反轉,人們會覺得理所當然,如同每天太陽東昇西落一般自然,並且很快就會將其遺忘在記憶的角落。大部分的日常事件都是如此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故此,歸根結底,所謂插旗就會反轉,只不過是人們受自身認知侷限而產生的認知偏差罷了。只要保障了先決條件的 a,那麼結果 b 則將必然產生,這是科學理性的邏輯。

只是,可惜的是,世事難料,現實世界太過複雜,一個結果發生之前,影響其發生的因素實在是太過繁雜多樣了,各種潛在的、難以察覺的細微因素交織在一起,如同一張無形的大網。再加上此次陳十一雖然信心滿滿,但他確實並未完全保障自己所期望結果產生的所有 a 因素,這就為後續埋下了不確定性的隱患,讓人不禁為接下來的發展捏一把汗。

隨即,屋內的靜謐彷彿被一道無形的指令打破,陳嬌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陳十一的動作之上。

只見他身姿挺拔地站在茶几旁,上身微微前傾,目光專注而沉穩,修長且靈活的手指輕輕拈起原先墊在茶几之上的那張紙張,動作輕柔又不失精準,如同一位正在進行精細手術的外科醫生。他小心翼翼地將紙張微微向左移動了僅僅一小段距離,那紙張與茶几表面摩挲發出的細微沙沙聲,在這安靜的氛圍裡都顯得格外清晰。

而後,陳十一不慌不忙地轉身,從一旁的資料堆裡取了一張同樣質地、大小相近的紙張,再次回到茶几前,他的眼神中透著一種胸有成竹的篤定,將新取來的紙張平整地放置於原先那張紙的右側,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眨眼間,茶几之上正中兩側便左右對稱地擺著兩張紙張,靜靜地等待著即將承載的使命。

緊接著,陳十一遂而深吸一口氣,在為接下來關鍵的步驟積聚力量,隨後緩緩伸出自己那雙平日裡操控精密儀器無數次、早已磨鍊得無比穩定的雙手。

此刻,他的雙手帶著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感,穩穩地探向那個神秘的黑色盒子。

隨著盒子的開啟,一抹奇異而迷人的光芒透了出來,只見兩顆散發著淡淡光暈的金屬球體靜靜躺在盒子底部,那光暈如夢似幻。

陳十一眼神中閃過一絲興奮與期待,小心翼翼地將它們從黑色盒子中拿出,先是把那顆反射著銀白色光華、宛如夜空中清冷皓月般的金屬球體,輕輕放在左側那張紙巾之上,金屬球與紙張接觸的瞬間,竟沒有發出一絲聲響,彷彿二者早已默契十足。

而另外一顆縈繞著紫紅色光暈、恰似破曉時分天邊雲霞般絢麗的金屬球體,自然是被他穩穩地放在與其對稱右側的紙張之上,兩顆金屬球一左一右,交相輝映,在這略顯昏暗的房間裡勾勒出一幅神秘而美妙的畫面。

而在這第二次放置金屬球之後,陳十一這般放置紙張的原因自然是不言而喻。

雖說這兩顆金屬球體外形已近乎完美球體,經過特殊工藝打磨,表面光滑得如同鏡子一般,能倒映出周圍朦朧的光影,但正因如此,若直接放置在茶几之上,稍有不慎,它們便可能會因微小的外力而肆意滑動,那對於接下來精確到毫釐的實驗而言,無疑是一場災難。

而紙張所附加上的恰到好處的摩擦力,就如同給這兩顆不安分的 “小精靈” 套上了一層隱形的枷鎖,穩穩地將它們固定在預定位置,使其不會輕易移位。

在將兩顆金屬球位置擺得精準無誤之後,陳十一沒有絲毫停歇,他用左手再次沉穩地拿起了那個決定成敗的放電器。

放電器在微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冷硬的金屬光澤,它的導線都如同蟄伏的蟒蛇,似乎隨時準備釋放強大的能量。

只是與上次在實驗室裡進行演示時不同的則是,即使在這微暗的環境中,光線只能勾勒出人們模糊的輪廓,陳嬌卻依然能敏銳地觀察出,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