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解放(第2/5頁)
章節報錯
秒,都時刻處於高度緊繃的狀態。
但物極必反,弦繃得太緊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持續一段時間之後,這根弦必然需要放鬆休憩一番,如若不然,就會面臨繃斷的巨大風險。而一旦這根弦不幸崩斷,那麼人的 “靈” 與肉體便會徹底分離,無法再維繫原本緊密的共生關係。如此一來,現實世界中的人也就直觀地表現為死亡的狀態,生命之火就此熄滅,靈魂飄散,徒留一具冰冷的軀殼。
所以,在經歷了白晝長時間的緊繃之後,這根弦會依照某種內在的生物鐘規律,按時放鬆下來,給 “靈” 與肉體都留出喘息的空間。而隨著弦的鬆弛,人的 “靈” 得以往上 “浮” 起一段距離,掙脫了平日裡緊緊束縛它的部分枷鎖,從而使 “靈” 具備了一定的 “高度”,暫時擺脫了肉體的部分禁錮,擁有了更為自由的 “活動範圍”。
不僅如此,從一些古老神秘的傳說與理論推測來看,“靈” 似乎應該是存在某一種特殊的 “感官” 的,只不過這種感官不同於人類肉體的五官感知,它更為隱秘、抽象。也正是得益於這種獨特的 “感官”,當 “靈” 來到 “高處”,掙脫了部分束縛、視野不再受阻之後,它的 “視野” 變得更加 “開闊”,能夠感知、窺探到平日裡被肉體所遮蔽的一些神秘資訊。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界論這一神秘古老的理論體系之中,生靈界被描述得廣袤無垠、浩瀚無邊,其中容納、蘊含著許許多多與我們現實世界截然不同的其它奇異世界,這些世界遵循著各自獨特的規則與秩序,隱藏著無盡的神秘與未知,等待著人類去探索、揭秘…… 或許夢境,就是那扇偶爾開啟通往其它神秘世界的幽微之門。
由此可見,人在睡夢中所邂逅的那些光怪陸離、形形色色的夢境內容,其根源或許便是在自身 “靈” 趁著 “升空”、短暫掙脫肉體束縛的這段特殊時間裡,如同一位無畏的探索者,悄然穿越了現實世界的邊界,從其他神秘莫測的世界所 “看” 到的奇異景象。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溫柔地灑在窗前,喚醒沉睡的人們,此時 “靈” 也完成了它短暫的遊歷,與肉體再度緊密相依、相互融合,並且將那些在異域的所見所聞,透過一種神秘而微妙的方式傳遞給了人類自身。
於是,我們腦海中便有了所謂如夢如幻的夢境記憶,那些畫面彷彿是來自遙遠星際的神秘電波,帶著別樣的資訊闖入我們的意識領地。
然而,恰恰正是因為 “靈” 所窺探到的是其他世界的內容,那些世界與我們所處的本宇宙在規則體系上存在著天壤之別。
越是遠離本宇宙、處於無盡虛空深處的世界,那裡的規則便越發顯得離奇古怪、超乎想象,完全顛覆了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習以為常的物理、邏輯法則。而我們人類,作為本宇宙規則孕育下的產物,思維與認知早已被深深打上了本宇宙規則的烙印,大腦的記憶儲存與提取機制也是依據本宇宙規律構建而成。
所以當面對來自異域世界、遵循全然陌生規則的資訊時,我們的大腦就如同陷入迷宮的孩子,茫然不知所措,難以將這些奇異的夢境內容有效地編碼、儲存,進而在醒來之後,便極易遺忘那些曾在睡夢中驚鴻一瞥的畫面。
進一步探究,人身上似乎存在著一種與生俱來的惰性,這種惰性在記憶領域表現得尤為明顯,那便是我們總是習慣於沉浸在熟悉、常規的事物之中,對於那些偏離日常軌道、打破常規認知的東西,下意識地就會產生一種牴觸情緒,不願花費過多精力去接納、銘記。
仔細回想一下,在此之前或許從未有人留心注意過這樣一個奇特的現象:對於一年前發生的某些刻骨銘心的事情,哪怕時光已經悄然流逝許久,我們仍舊能憑藉著腦海中的記憶碎片,將當時的場景、人物、情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