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釋人(第4/5頁)
章節報錯
或許也正是憑藉著這無與倫比的引力掌控,祂方能作用於萬物,如同全知全能的觀察者,知曉萬物之一切,洞察每一個細微的變化與律動。
如此一來,人的肉體作為宇宙萬物中的一份子,同樣受到這股強大力量的牽制,因為祂而 “下沉”,被牢牢地束縛在塵世的維度,感受著大地的厚重與生命的侷限。
而與之相對的靈,憑藉著自身那微小到近乎超脫的特性,掙脫了萬有引力的大部分枷鎖,向著宇宙的上層維度進發,展現出 “上浮” 的態勢,去追尋那更為空靈、更為自由的境界,彷彿在與肉體所代表的沉重現實進行著一場永恆的拔河比賽。
進一步探究三界論中關於人的奧秘,會驚覺人的靈與肉體在常態下呈現出一種奇妙的相離狀態。
靈,以其超凡脫俗的輕盈,時刻湧動著向上超脫的渴望,試圖掙脫一切物質的羈絆,向著宇宙的高遠之境飛昇;而肉體,紮根於現實的土壤,受重力的牽拉,遵循著物理世界的規則,與大地緊密相連,承載著生命的基本機能與世俗的煙火氣息。二者就如同並行卻又涇渭分明的兩條軌道,各自執行在不同的維度層面,彼此之間有著一種天然的隔閡與疏離。
至於兩者為何相合,在三界論的深邃架構中,應是靈界某一道神秘且至高無上的規則使然。
靈界,作為超越現實物質世界的存在領域,蘊含著主宰萬物執行、塑造宇宙秩序的偉力。唯有源自那裡的規則,方能跨越不同維度的鴻溝,穿透物質與精神的壁壘,將靈與肉體這兩種本不相干、甚至相互排斥的存在緊緊維繫在一起。
畢竟,放眼整個宇宙,能作用於全宇宙每一個細微角落、操縱萬物生滅輪迴的,也只有靈界之上那等超凡入聖的規則了。
但對於這一點的解釋,古籍之中卻呈現出百家爭鳴、記載各異的景象。我曾於某一歷經歲月滄桑、瀰漫著古老氣息的古書之中,觀看到一種名為 “炁” 的神秘物質扮演了關鍵角色。在書中所描繪的世界觀裡,是 “炁” 使陰陽相合,進而孕育產生了人。
這種 “炁”,更像是一種具有神奇魔力的融合劑一般,無形無影卻又無處不在,悄然滲透進陰陽二者之間,以一種溫潤而持久的力量,化解它們的對立,促進它們的交融。這其實也挺貼切 “抱” 這個字的深層用意,畢竟 “抱” 便代表著陰陽之間有著貼近、相擁的意味,意味著陰陽的結合並非外力的生硬拉扯,而是源於一種內在的、自發湧動的 “內生” 動力,就如同生命破土而出的蓬勃力量,自然而然地推動著萬物的創生與發展。
而反觀三界論之中,強調的是靈界某一規則使陰陽相合,這相較於古籍中 “炁” 的內生動力,無疑是一種 “外在” 的力量。
它像是從宇宙的至高王座上降下的神聖旨意,以一種不容抗拒的威嚴,指令靈與肉體跨越界限,攜手共譜生命的華章。不過,無論是神秘的 “炁”,還是靈界的規則,雖路徑不同、發力點各異,但都殊途同歸,達成了同一種震撼人心的結果 —— 人的誕生。
人的出現,如同璀璨星辰點亮了宇宙的黑暗,開啟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文明史詩,也讓後世的探索者們在追尋生命真諦的道路上,永不停歇地叩問、鑽研,試圖揭開那層層神秘面紗背後的終極奧秘。
至於這種源頭的區別能帶來什麼差異,我實在是深感無力,無法去做精準且令人信服的論證。這背後所隱匿的資訊實在太過深邃,仿若無盡的深淵,讓人望而卻步。
每一種關於人類起源、構成的理論都像是一座神秘的島嶼,各自有著獨特的風貌與寶藏,可島嶼之間的海域迷霧重重,想要探尋它們之間細微的差異以及由此衍生的種種影響,絕非易事。或許這需要跨越學科的界限,融合哲學、科學、神學等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