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方天地之間,世間生靈以群聚之態存續繁衍。

百人相聚,便結成一個個小小的群體,他們彼此扶持、協作,在生活的磨礪中共尋生機;

萬人匯聚,則成一族,族中有著共同的血脈傳承、文化習俗,世代延續,守護著一方獨特的底蘊。

而當萬萬人相融,那便匯聚成龐大的人類族群,不同的地域、風俗、信仰相互碰撞交織,卻又共同構成了人類這一整體類別。當放眼望去,將盡天下之人涵蓋其中,那便是人道的範疇了。

人道,與人的存在息息相關。人若存活於世,憑藉著自身的智慧、情感與創造力,在世間繁衍生息、開拓進取,那人道便能得以順暢施行,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

無論是市井街巷的煙火日常,還是朝堂之上的家國治理,無一不是人道的具象化呈現。

可一旦人走向滅亡,文明消散,那些曾經輝煌燦爛的人文痕跡逐漸被歲月塵封,人道也隨之泯滅,只餘下歷史的殘垣斷壁供後人憑弔。”

老者雖已白髮此刻卻精神矍鑠的,面對著陳十一,話語如潺潺溪流般娓娓道來。

而陳十一,雙眼緊緊地盯著老者,隨著老者的講述,眼中的光芒越發明媚。

他盡情地汲取著老者言語中的智慧養分,今日,他仿若推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學到了一種截然不同、足以顛覆過往認知的觀察世界的方式。

一時間,他的大腦仿若一臺高速運轉的精密機器,將老者所言與自己過往所學、所經歷的一切迅速地融會貫通。

“真人,”

陳十一滿心好奇,忍不住開口問道,

“所以這世間的規則是能夠概況總結的嗎?”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與期待,渴望著能借此徹底驅散迷霧。

老者微微仰頭,目光望向遠方,似是穿透了無盡的時空,看到了宇宙的本源,片刻後,他緩緩開口:

“當然是可以的,這世間大道四九,小道三千。”

那語氣平淡卻又透著不容置疑的篤定,在訴說著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

陳十一聽聞此言,心中一動,當下便將老者所言與自己熟讀的三界論中的知識緊密結合起來。

在三界論的體系之中,靈界仿若一團神秘的迷霧,籠罩著諸多未知,根本無從知曉其中的真實規則。

而此刻,陳十一敏銳地察覺到,身前這位老者對靈界之中規則的瞭解必定極為深刻。

他心中的渴望愈發強烈,迫不及待地想要從老者口中知曉更多關於靈界、關於道的奧秘。

“您可以告訴我有哪些道嗎?或者換個說法,有哪些規則嗎?”

陳十一上前一步,微微欠身,眼神中滿是懇切。

老者聞聽此言,臉上卻泛起一抹淡淡的笑意,輕輕地擺了擺頭,那動作雖輕柔,卻阻斷了陳十一的急切探尋。

“小友,恕貧道不可言。”

老者的聲音中透著幾分無奈與堅持,

“不可言,但貧道已經將觀察道的方式教給了你,只要假以時日,小友自當明晰世間所有執行的道。”

陳十一見狀,雖滿心疑惑,不明白老者為何守口如瓶,不肯將所知的一切托盤而出,但他生性豁達,並沒有因此而懊惱沮喪。

他再次整理衣衫,恭恭敬敬地向老者作揖,這一揖作得極深,將自己的感激之情全部傾注其中。

“是我冒昧了,真人,方才您短短的幾句使我受益良多,感謝賜教。”

他的話語誠懇真摯,迴盪在這方靜謐的空間之中。

自這一日起,老者所傳授給他的觀道之法,深深地紮根在了陳十一的心中,並在此後的漫長旅程中,不斷地生根發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