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琢磨起來,這其中還真就有點意思了。

倘若要進行一個整體性的歸納與總結的話,就會發現一個頗為奇妙的現象:反而是在經歷過一場充足且酣暢的夢境之後,人們才彷彿重新蓄滿了能量,得以恢復滿滿的精力,以全新的狀態去迎接新一天的種種挑戰。

從這樣的基礎層面來剖析,夢境在某種隱秘而深刻的意義上,竟像是睡眠的核心關鍵所在,承載著諸多不為人知的奧秘。

雖說每個人的夢境都如同萬花筒一般千奇百怪、形態各異,毫無規律可循,但深入探究後卻能察覺它們都暗藏著同一個共性特徵:那些越是貼合、遵循本世界客觀規律的夢境場景,在做夢之人醒來之後,就越能夠清晰地留存於記憶深處。就好比在夢境裡自己突然變得富有,擁有了花不完的錢財,住進了寬敞豪華的大房子,又或是看見熟悉親切的親人朋友環繞身邊,臉上洋溢著溫暖的笑容。而這一切夢境畫面,基本都毫無例外地符合現實世界裡人就是人、都雙腳穩穩行走在地面之上等這些一般性的常識規律。

可與此同時,這也鮮明地襯托出與之相對的另一面情況,那便是越是背離、與本世界規律相互矛盾衝突的夢境內容,例如在夢境之中人是頭朝下、腳朝天地倒著行走,周圍的物體違背重力法則隨意漂浮,又或是時空錯亂、場景荒誕離奇等一切與我們日常所熟知的一般性規律背道而馳的怪異內容,在做夢之人從睡夢中甦醒過來之後,卻往往更加容易被遺忘得一乾二淨,彷彿從未在腦海中出現過一樣。

如此鮮明的對比,自然而然地就引發了深深的疑問:究竟為什麼人能夠夢見那些與本世界執行規律全然相悖的內容呢?而且為何又會這般容易遺忘那些光怪陸離的夢境呢?

帶著這樣的困惑,不妨參考對比一下人處於清醒狀態與陷入沉睡時刻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差異。

顯而易見,當人醒著的時候,大腦的思維能力極其發達活躍,能夠對周遭的一切迅速做出反應、分析判斷,而這種強大的思考能力,從某種神秘主義的角度來講,或許可以說是源自於一種 “靈” 與肉體的緊密結合,二者相互協作,才使得人類具備超凡的智慧與應變能力。

然而一旦人進入睡眠狀態以後,情況便截然不同,大腦近乎陷入一種無法思考的遲鈍境地,哪怕是身處於夢境之中,人其實也大多是以一種旁觀者的角度,被動地看著夢境裡的故事一幕幕上演,自身很難像清醒時那樣主動地操控思維、干預劇情走向。

這種奇特的現象,仔細想來,更像是 “靈” 與人類的肉體出現了短暫的分離,各自為政,互不干擾。

於是乎,經過反覆的思索與考量,當下也只能想出一種相對合理的原因來解釋這一切:那就是 “靈” 與肉體的相互融合並非是時刻都嚴絲合縫、緊密無間的,二者之間的關係存在著一定的彈性空間,會依據不同的狀態進行微妙的調適。由此,我仿若恍然大悟一般,頓覺世間規則之間彷彿存在著一種天然的默契,它們並行不悖,各自有序執行。

那股促使 “靈” 與肉體相互結合的神秘規則,同樣也並不與其它更為廣泛、宏觀的宇宙規則相互牴觸、矛盾。

畢竟細細想來,如果它真的與那些大規則相悖逆,在漫長的歲月演進、規則博弈之中,那麼這道規則恐怕也難以成長、存續至今,這恰恰說明它所蘊含的力量並非無窮無盡、可以肆意妄為,依然要受到諸多限制與制衡。

正因如此,在人們清醒活動的白天時光,這是人 “靈” 與肉體相互融合最為緊密的時段,相應地,它所遭遇到的 “靈” 與肉體之間相互排斥的力量也就最大。

這種狀態,打個形象的比方,就如同有一根纖細卻堅韌的弦,緊緊地連線著 “靈” 與肉體,在白晝的每一分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