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國變7(第1/2頁)
章節報錯
到時候再遷移百姓出去避難,反倒能夠更加順利一些,最起碼洋人是不敢輕易來找麻煩的。
然而,待到胡梓墨飛去天子渡地區以後,居然發覺大部分的城鎮並沒有產生過什麼騷亂,就連清廷跟洋人之間的衝突,多數也都剋制在無人區域處進行。
也就是一些小村鎮反倒是遭受了虎神營的迫害,見到這一幕後,胡梓墨本想下去救人,但在仔細觀察了一番後,又發覺虎神營的人也就只是在破壞跟洋人以及洋廟有關的事物,但卻並沒有迫害普通百姓。
這就讓胡梓墨有些摸不著頭腦了,還以為是先前在北平時,自己的那番警告起了作用。
但又在天子渡地界的各處觀察了一陣子後,發覺此地也許的確是有著自己的一部分原因,才能使得秩序沒有變得混亂起來,當然也就只有那麼一小部分。
大多數的原因,卻還是在於洋人們的特意維持之下,再加上清廷再怎麼不堪,也不會迫害自己國家的人民,這才會導致明明是最先接觸洋人的地區,反倒秩序方面卻是最為正常穩定的。
而虎神營在此地,反倒是成為了騷亂的源頭。
在一番觀察過後,胡梓墨也思考著為何明明距離相當接近的兩地,居然會有這種截然不同的秩序。
像是北平那邊,三方之間都已經爆發了戰火,也虧得他勸說百姓們遷移的速度夠快,不然在戰火波及之下,指不定得死多少人呢。
仔細思考研究了一番,胡梓墨這才發覺,原來事情的本質也相當簡單明瞭。
天子渡作為靠近大海的地區,最先接觸上洋人不假,甚至此地也成為了外國人在華夏大地的大本營之一。
而既然作為大本營,那麼其中也是需要大量人口的,偏偏外國人也不可能在跟華夏朝廷的關係處在不穩定的勢態之下,就讓本國人搬遷過來居住。
所需要的大量人口勞力,自然就得用華夏本土的百姓們了。
也許那些洋人只是把華夏百姓們當成是勞工僕人一般對待,但卻絕對不會肆意殺害,不然此地沒人了,難不成還得把本國的百姓給遷過來!
既做不到,也不可能會做到的。
所以,反倒是洋人要比朝廷以及虎神營,更加在意天子渡地區普通百姓們的死活問題。
再加上清廷也不會在這種時期迫害自己國家的百姓,所以就使得此地區的局勢,處在了一種古怪的平衡狀態之中,反倒是虎神營到處破壞,成為了那個最為不穩定的因素。
想明白了這一點後,胡梓墨也不由的拍了拍自己的腦門。
這是他有些想當然了,以為北平百姓遭受到波及,就認為天子渡的百姓也是如此,卻完全忽略了天子渡真實的情況,這才一心想要過來拯救普通百姓。
這下也不用再說拯救百姓什麼的了,天子渡地區的百姓生活,反倒是要比其他那些落後地區過得更好一些,除了虎神營以外,基本上都沒受到什麼迫害,還談什麼搬遷避難呢。
至於說,那些洋人們的確沒有開始殺人,但欺辱壓迫,難道就放著不管了麼!
胡梓墨倒是也想管,可既不能管,也不敢管。
往小了說,就算他管了,但是在天子渡地區的百姓們也未必會接受他的這份好意。
往大了說,那就是為了讓人們能夠覺醒,所經歷的這些苦難是必要的過程。
無論大小,都不是胡梓墨能夠管的,甚至如果擅自插手,導致歷史程序朝其他不可知的方向改變,那他可就是最大的罪人了。
其實,在看到了天子渡的百姓們並沒有遭到迫害後,胡梓墨的救人行動也算是完成了,可以回去四目道場亦或者去熱河方向的山脈當中,檢視那些居住地的情況。
但胡梓墨也並沒有直接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