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朱元璋開始自誇模式(第3/3頁)
章節報錯
“你攢下的這些家底,可是讓大明後續的發展有了底氣。”
朱元璋聽了,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神色,笑著擺擺手,自誇道:“咱的諸多政策,在你們這些現代人眼裡,或許覺得有些土裡土氣,甚至認為沒什麼高明的謀劃。”
“但咱這都是從歷史裡總結學習來的,要不,哪能攢下這麼厚實的家底?”
“想當初,咱剛登基的時候,這天下百廢待興,到處都是戰爭留下的創傷。”
“咱就想著,得先把這國家的根基給穩住了。”
“在農業方面,咱可是投入了大量的心血。”
“咱借鑑前朝經驗,推行獎勵耕織,鼓勵百姓多種地、多織布,只要幹得好,就給獎勵,大夥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起來了。”
李奧插嘴道“這個我知道,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
朱元璋笑著點點頭,“看來小李你對這些也有所瞭解,咱還有呢。”
“還組織移民屯田,把人多地少地方的百姓,遷到土地多但缺人手的地方,讓荒地都能種上糧食。”
“同時,咱還實行輕徭薄賦,儘量減輕老百姓的負擔,讓大夥能安心搞生產。”
“又建立了路引制度,雖說這路引制度限制了人口的隨意流動,可在現在的社會條件下。”
說著,朱元璋點起一根菸,“農民是農業生產的主要力量,透過路引制度可以確保農民留在土地上進行生產,保證農業生產的人力穩定。”
“為了更好地管理人口和土地,咱從洪武三年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普查人口,並推行戶帖制度。”
“歷史上的咱還搞了黃冊制度,把每家每戶的人口、田產都登記得清清楚楚,收稅、徵兵都有了準確依據,也方便朝廷調配資源,支援農業發展。”
“這麼一套組合拳下來,糧食產量穩步提升,為大明後續的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