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九年,臘月二十六。

內閣經過多輪激烈商議,大明推行了一項全新的工作制度,堪稱古代版的“九九六”。

今日,便是這一制度實施以來第一個年假的首日。

按照新規,每日早朝於巳時初(9點)開啟,僅持續一個時辰。

散朝之後,內閣及軍機處的官員們並未離去,而是留在宮中繼續忙碌。

他們協助朱元璋處理繁雜的朝政與軍政要務,還要批閱堆積如山的奏疏。朱元璋貼心地為他們提供午餐,餐後有兩刻鐘(半小時)的休息時間,隨後眾人又投入緊張工作,直至夜裡亥時初(晚9點)才結束。

並且每工作六天,官員們便能休沐一天,每年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節也都放假休沐。

其中春節假期最長,從臘月二十六一直延續至正月十五,其他節日則均休假一日。

這一政策雷厲風行,全大明的官方機構都要統一執行。

昨日,作為春節年假前的最後一天,剛剛散朝不久,倭國的奏疏便緊急送達。

事關重大,朱元璋破例與幾位重臣挑燈夜戰,熬了個通宵。

“百室、天德,你們這身子板,熬了一宿還撐得住不?”朱元璋雖然同樣熬了一夜,但他依舊神采奕奕,滿面容光,眼神中透著關切,詢問著徐達和李善長 。

徐達一聽,用力拍著胸脯,那聲音如同戰鼓般震天響,豪爽地說道:“上位這是哪裡話!內閣一眾文官都能撐得住,我刀裡來火裡去,這身板能差得了?現在給我一把刀,照樣能立即北上砍韃子去!”

此刻,不過是坐著商議軍國大事,對徐達而言根本算不得什麼。

更何況,倭國傳來大捷的喜訊,這等天大的好事,讓他和朱元璋一樣,整個人都處於極度亢奮的狀態,彷彿渾身有使不完的勁。

此時,殿中幾人當中,年紀最長的當屬呂昶。

因他管理戶口成效顯著,新近被提拔進入內閣。

已年過六旬的呂昶,畢竟熬了一夜,精神顯得有些萎靡不振。

聽到朱元璋的話,他強打精神,努力挺直腰板說道:“陛下,老臣雖已年邁,但恰逢盛世降臨,累點又如何?哪怕累死在這,老臣那也能青史留名。”

如今的大明,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日新月異的景象,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蓬勃發展。

先是有洪薯傳入,商隊後又發現土豆,這兩種畝產驚人的神奇作物,來年若能大規模推廣開來,百姓便不必再為飢餓所困。

昨天,倭國傳回奏疏,此役收穫堪稱驚人,單單白銀一項,便多達五千萬兩之巨。

而且,還有無數金銀礦山尚未開採,更有四十多萬女倭等待分配給大明士卒。

眾人展望未來,洪武十年、十一年,必將迎來人口的爆發式增長!

在歷朝歷代,人口爆增往往意味著盛世的降臨。

呂昶心中想著,能為這盛世添磚加瓦,即便累死又有何妨?!

“什麼話!?累死?那可不成!”朱元璋口中雖然帶著怒意,但臉上洋溢的笑容卻清晰地告訴所有人,他此刻有多高興。“你要累死,先生回來又該在奉天殿上指著咱鼻子罵了。”

李善長適時地扭了扭脖子,活動了一下因久坐而僵硬的身體,接過話茬,拱手說道:“上位,些許操勞,不值一提,此乃我等臣子份內之事。”

“哈哈哈……”朱元璋聞言,仰頭大笑,那爽朗的笑聲在大殿內迴盪:“好,善長啊,有你們這樣的忠臣輔佐,何愁大明不興!散了吧,你們回去都好好歇著,其他事情,年後再說。”

正當眾臣打算告退之時,殿外突然傳來一陣輕盈的腳步聲。

眾人循聲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