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強國策:互市與商隊(第1/2頁)
章節報錯
養心殿中,老朱正悠閒地躺在搖椅上,聽著一旁一人說話。
沈萬三,元末明初的江南首富,外表看起來只是普通地主員外郎,卻生得一個天生做生意的腦子。
他透過墾殖、分財和通番等方式積累了鉅額財富,體現了其精明的經營手段。
沈萬三曾幫助修建應天城,資助築城資金的三分之一,顯示出他在地方上的影響力?。
只是千不該萬不該,做了一件蠢事,替老朱考上犒賞三軍!
這就被老朱認為是在收買軍心,意圖謀反,因而被抄家流放。
直到他兒子在拍賣會上,拍下了老朱的吳王服和免死鐵卷。
然後,看在錢的份上,老朱給了一個恩典,赦免了餘下的勞役,並聘請沈家父子加入皇家商會。
如今,沈萬三不僅是吳國公,還是皇家商會副會長,同時還是新成立的商業部尚書。
雖然都是些有名無權的虛職,卻也讓他沈萬三真正的光宗耀祖,福廕子孫。
“爹,我回來了。”朱標一進大殿便朝老朱行禮,餘光瞥見沈萬三,微微頷首致意。
老朱坐直身子,輕揮了下手:“標兒、先生,回來了啊,來得正好,沈愛卿剛提了樁大事。”
“爹,你看,這是孩兒送給你的禮物,算是給您拜個晚年。”
說罷,朱標遞出梁王首級。
“這是……雲南王梁成?標兒乾的漂亮!哈哈哈……”
老朱喚來王景弘,將首級拿去餵狗,高興的直拍朱標的肩膀,直呼:“我的好大兒……”
一般沈萬三上前一步,滿臉堆笑:“給太子殿下,先生見禮。臣琢磨著,我大明如今四海初定,國力漸盛,可邊疆貿易卻尚缺火候。臣想著,若能在邊疆開設九大互市,效仿那古絲綢之路的繁華,定能讓咱大明獲利頗豐。”
朱標面露思索之色,踱步緩行:“沈尚書所言互市,確有幾分道理,可邊疆局勢複雜,蠻夷混雜,安穩怕是首要難題。”
沈萬三早有準備,拱手回道:“殿下顧慮極是,正因如此,臣才想組建大明商隊。這商隊不單是行商,還得配有護衛,皆從軍中精銳抽調,保貨物周全。互市一開,中原的絲綢、茶葉、瓷器源源不斷運去,換回良馬、皮貨,充實國庫之餘,還能與周邊化干戈為玉帛。”
老朱在旁聽得仔細,敲了敲扶手:“哼,想法是不錯,可這耗費人力、物力,朝廷撥多少銀子?商賈們肯不肯配合?別盡是你畫的大餅。”
沈萬三微微躬身:“陛下放心,臣願帶頭出資,招募各地商戶時,許以厚利分成,不愁沒人參股。且前期互市據點,臣親自帶人勘察選址,定挑那安穩又便利之地。”
朱標眼中閃過一絲讚賞:“沈尚書一腔熱忱,赤誠可嘉。只是商隊遠行,律法章程得細細敲定,萬不能滋生亂象,擾了邊疆安寧。”
沈萬三連連點頭:“殿下所言極是,臣已草擬大概規章,回頭呈給殿下與陛下過目,全聽聖裁。”
老朱眯起眼,思量半晌:“行,你且放手去籌備,遇難處、缺人手,儘管開口,朝廷給你兜底。但醜話說在前頭,要是出了岔子,唯你是問!”
沈萬三心頭一喜,跪地高呼:“謝陛下、殿下信任,臣定鞠躬盡瘁,辦好此事!”
待沈萬三退下,老朱這才望向季如風。
“適才先生並未出言反對,想來咱這次應該是做對了。”
季如風微微頷首,將互市的影響,詳細的和老朱說了一遍。
如果沈萬三成功開設九大互市,對明朝會產生多方面影響。
促進貿易繁榮:邊疆與內地之間商品流通加速,大量中原的絲綢、茶葉、瓷器等商品可銷往邊疆地區,同時邊疆的良馬、皮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