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瑾滔滔不絕的道,原來錢寧得知李東陽進宮面聖,馬上就讓小太監傳話給了司禮監,劉瑾得知李東陽和王瓊一起進宮準為年例銀兩之事,於是一路上就想好了如何對付。劉瑾在朝堂已經是呼風喚雨,一手遮天,唯獨還沒有掌握軍權,正好想借此拿到軍權。

朱厚照對王瓊道:“王愛卿,劉瑾所說是否屬實?”

王瓊沒想到被倒將一軍,馬上回道:“皇上,當年太祖要求全軍屯田,確實有那麼多的田畝,但由於邊疆多為貧瘠之地,經過一百多年的太平盛世,許多軍屯田地已經被荒廢;同時,太祖當年各地封王之後,許多屯田就歸之當地的王府所有,現今真正還在被軍戶所耕種的田地已經所剩無幾了。”

劉瑾馬上道:“89萬頃的田地?說沒就沒了?這可不是家裡少只雞、少只鴨那麼簡單,那可是朝廷每年幾千萬石的糧食來源。”

王瓊被劉瑾懟的一時無語,朱厚照見狀問道:“劉瑾,那有何辦法可以解決目前之困局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劉瑾聽後,正中下懷道:“皇上,要解決目前戍邊士兵生活困窘之法,就是要清理全國的屯田,派人到各邊度量屯田,讓每位士兵都可以分到應有的田畝耕種,多餘的部分田地可以出租給當地的百姓或者士兵,這不僅可以解決士兵的生活問題,還可以充盈朝廷的財政。”

朱厚照聽道:“此策甚好,就交由你去辦。”

劉瑾心中大喜的道:“遵旨,奴才定當辦好差使。”

李東陽聽後急道:“皇上,此舉怕會引起各地王爺的不滿呀,當年太祖對各子封王封地,不僅有軍隊還有土地,雖然後來成祖削藩後,取消了各藩王的軍隊,但土地是現在各地王府的主要收入來源,現今朝廷要清算各地屯田,怕是會觸及各地王府的利益呀。”

劉瑾道:“清算屯田,又不是針對各地的王府,而是要度量那些被荒廢的,和那些被無端侵佔的田畝,不僅是還士兵一個公平的田畝,解決生活問題,還可以增加朝廷的稅賦,於國於民都百利無一害,與各地王爺又有何干?”

王瓊道:“皇上,各邊將領多為當年跟隨太祖和成祖打天下的元勳之後,許多軍戶田畝幾經轉手都歸入了他們之手,現今要他們吐出來,怕也會引起邊界不安呀。”

劉瑾道:“王瓊,你身為兵部尚書,明知軍中頑疾所在,畏首畏尾,不奮勇除疾,為皇上解憂也就罷了,還在此誤導皇上,阻撓清算屯田,難道其中你也有利益不成?”

李東陽馬上道:“皇上,王大人一身清廉,天地可鑑,軍中雖有頑疾,並非一朝一夕所成,王大人所慮也不無道理,朝廷應安穩天下為要,緩慢清理頑疾為好。

劉瑾道:“既然公正清廉,就更應該協助皇上清理屯田,除去頑疾才對,現趁解決士兵困苦之際,正好是處理軍隊頑疾的好時機。”

朱厚照聽得有些不耐煩,心想李東陽等人每天不是讓自己處理朝政就是給自己出難題,還是劉瑾懂自己,不是給自己找樂子解悶就是給自己想辦法處理問題,於是道:“兩位愛卿不要爭吵了,劉瑾言之有理,就按此去辦吧。”

劉瑾心裡暗暗歡喜,心想這些王爺和軍官肯定是佔了不少軍田的,到時候自己可以派親信去度田。他們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不僅得向自己行賄,而且只要掌握了他們侵佔軍田的證據,他們就得乖乖的聽話,自己不僅可以撈不少的油水,還可以要挾他們,把控軍隊,那時候自己就真的是與皇上無異了。此乃一箭雙鵰之舉!

李東陽和王瓊聽後面面相覷,無可反駁,只能遵照退去。

:()王陽明之馭心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