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沒有優勢了,弄不好也是兩敗俱傷;只能透過變化各種劍法和武功來誘導王陽明,使之出現破綻,從中尋找機會。高手之間的較量往往在於誰的耐心更好,破綻更少。

道陀邊想邊改變了戰法,突然劍勢一變,暹羅的素貼劍法,交趾的番西邦劍法、瀾滄的比亞劍法、尼八剌的摩訶劍法以及天竺的聖母劍法隨即使出,道陀遊歷了東南亞各國,對各國最知名的劍法都瞭如指掌,並汲取了精華;只見道陀宛如鬼魅飛身纏繞在王陽明周圍,從不同的方位用著不同國家的劍法攻向王陽明,整個空間中宛如無數個道陀在使劍;王陽明好像置身於不斷變幻的白影和劍罩之中,稍有不慎全身就會被刺成窟窿。

周圍的人看得心驚膽戰,婁佳在一旁提著心,一臉的緊張和擔憂,心想:這道陀果真是個劍神,身法飄逸、精妙絕倫,長劍所到之處自帶劍芒,如此高手還真是世間罕見,不知守仁哥哥能不能頂得住他的攻擊。

王陽明見道陀突然改變了劍法,只見無數的身影和劍芒籠罩著自己,壓得喘不過氣來,自己雖是運起真氣馭劍,周身也有劍氣罩保護,但時有劍芒穿透劍氣罩而入,“哧、哧”的刺破衣袖。快速舞劍向外衝殺,道陀的劍罩宛如大山一般的逼壓過來,只聽“叮、叮、叮”的發出無數的劍劍相交聲,飛濺出滿山的火星,王陽明又被逼回原位,如此反覆幾次耗了不少元氣,仍無脫離道陀使出的劍芒和劍氣、劍罩;王陽明身上已經有不少地方被劍芒和劍氣所傷,雖然道陀的劍芒和劍氣已經被自己的劍氣擋去了大多的力量,但也是渾身刺痛。心想:格物劍法雖然精妙絕倫、毫無破綻,但要想突破道陀的劍芒氣罩那也是不能的;道陀劍法精妙、功力深厚,不斷的變換身法和劍法,意在引誘自己犯錯而出現破綻,如果自己跟著他的節奏,用不同的劍招去直接對抗,定然會被牽著鼻子走,時間一長遲早會出現破綻,被對方捕獲機會。可道陀的劍法和功力都已臻化境,每一種劍法都凌厲狠辣,攻守兼備,在其功力和身法的加持下,宛如大山壓境,毫無破綻空隙可言,根本沒有突破的機會。如何才能改變這種不利的局勢呢?王陽明一邊應戰一邊思索,自己上次用程朱劍法和格物劍法混使出的“劍山”在道陀的多國劍法精銳混使出的“劍山”前更是毫無優勢,硬碰硬的硬幹,只能吃虧。如何才能應付強大和剛猛的“劍山”與“劍罩”呢?王陽明突然想到自己在芸閣學劍的時候,在芸閣山頂望著遠處的竹山,在大風吹過時,整個竹山的竹林此起彼伏,大風過時,整片的竹子在大風的吹壓下,低頭潛伏出現綠色凹坑,大風過後又恢復原狀,所謂風來我縮,風過我展;哪怕風再大,吹得再剛猛、凌厲,竹山的竹子都能整片的發揮其柔性隨風浮動,屹立不倒;大風一過,依然挺拔;面對比自己更強大的剛猛,只能用柔性來對付,以柔克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想到此處,王陽明馬上運真氣於雙足展開輕功與道陀對弈,道陀長劍狠辣殺來,王陽明即刻退去,道陀長劍退去,王陽明就伺機反攻;並將園澄真人傳授的兩儀真氣灌注於劍中,長劍以兩儀真氣為護,緊貼著道陀的長劍行走,如此既不與道陀對招,也不讓其歇著,兩柄劍如吸在一起一般,兩人不斷的變化身法和劍招,但兩柄始終緊貼在一起,長劍劃過之處,劍芒和真氣化作一道道的白色長虹,劍勢而過,周圍樹木如同大風狂掃,樹葉紛飛,樹枝折斷;兩人你來我往的對戰了近千招;道陀心裡有些著急了,自己在劍法本來有一定的優勢,但王陽明的這種戰法從未見過,自己劍招上的優勢被化解的蕩然無存;想攻,攻不進,想脫,脫不開;而且特別的消耗真氣,自己年紀也要比王陽明大二十幾歲,耐力和元氣的恢復都不佔優勢,只能用出絕招,想辦法逼著他決戰才行。於是,道陀運足真氣於長劍中,全力一震,左手一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