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系統,讓原本全靠人力用最原始的方式挖煤運煤的寶龍礦,有了一點工業化生產的原素,產量也從原來每月三千噸左右,增加到六千噸以上。

寶龍礦生產的煤種是稀有的配焦煤,售價比其他小煤窯能高二十來塊錢,在大家的生產成本基本相同的情況下,掙的錢更多。

在我的勸說下,衛大寶這幾年從小煤窯掙到的錢,除了用其中的三十多萬元,在離井口兩三百米外的山坡上,給父母建造了一座氣派的宅院外,其餘全部用到了寶龍礦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使得自家小煤窯的生產和生活條件,比本地區絕大多數小煤窯都要好。

寶龍礦生產的配焦煤,以前的使用者是古城當地幾家焦化廠。

今年春節前,在和古城最大的煤販子,北方公司老闆趙軍聊天時,我的一句閒話,點醒了一直把當地小煤窯生產的動力煤,用鐵路發到華東地區的火電廠,賺取地區差價的趙軍。

軍哥當即飛往上海,透過自己的客戶,聯絡到需要配焦煤的鋼鐵廠,和對方簽訂了長期供應合同,隨即和我聯手,用北方公司在春運期間申請的兩列運煤專列,向上海使用者發運了六千噸配焦煤。

使用者對寶龍礦的煤質十分滿意,對軍哥說,你發多少我收多少,不受合同數量的約束。

這單生意讓我淨賺了五十多萬,北方公司也獲得了比發運電煤高一倍的淨利潤。

春節過後,嚐到了甜頭的軍哥停掉電煤生意,北方公司申請的鐵路運輸計劃,全部用來發運寶龍礦生產的配焦煤。

趙軍老爹是路局一把手,在鐵路系統的人脈和關係無人能及,每月都能搞到普通人根本弄不來的火車皮。

鐵路運力是最緊俏的資源之一,儘管趙軍搞車皮的本事讓一般煤販子望塵莫及,但吃相不能太難看,要考慮社會影響,所以路局貨運處每月分配給北方公司的車皮計劃,最多也只是六十來節,外運量不會超過四千噸。

運輸系統改造後,寶龍礦的月產量達到了六千噸以上,三分之二以外人想象不到的高價,賣到上海的鋼鐵廠,剩下的三分之一隻能以市場價,依舊賣給古城當地的焦化廠。

賣給外地使用者和在當地銷售,同一煤種,同一質量的煤炭,價格相差了一百多塊錢,這讓趙軍肉痛不已,不止一次對我說,寶龍礦的配焦煤明明是肥的流油的大肉,卻被你當白菜價給賣了,這種缺心眼的行為是要遭天譴的。

:()辭職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