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站到風口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權的人物,自然不會對近在眼前、滴著油汁的大肥肉視而不見,無動於衷。
藉助天時人和地利的便利,早在一個多月前,4-11事故的處理結果尚未公佈,礦務局新一屆領導班子還未搭建好,剝離處置集體小煤礦的訊息,還僅僅只是傳聞的時候,他們已經聞風而動了。
作為後起之秀,手中有兩個煤質優良的小煤窯,還有一個洗煤廠的林子龍,現在在古城的小煤窯老闆圈子中,也算是一號人物,大部分同行,包括年齡大我十幾二十歲的人見了,都要尊稱一聲“龍哥”。
由於有北方公司這道防火牆的阻隔,同行們並不清楚,寶龍礦和山樑礦生產的煤炭能賣多少錢,不知道這兩個小煤窯的盈利能力有多麼恐怖,但他們每個人都親眼看見,前兩個月中,飛龍洗煤廠二十四小時不停歇,拼命搶洗劣質煤,在古城地區“煤荒”階段,憑藉加工優質動力煤瘋狂攬金的壯觀場面,因此不得不對我這個年輕人另眼相看。
動力煤不比煉焦煤,進銷價格基本上是透明的,會加減乘除的人隨便就能算出來,飛龍洗煤廠用劣質煤加工六千大卡電煤,生產成本是多少,老闆能賺多少錢。
有些人說的很玄乎,說林子龍的洗煤廠,在4-11事故發生後的兩個半月中,從原來根本沒人要的矸石堆裡,洗出了四萬多噸高發熱量的精煤,全部賣給古城的三個火電廠後,純掙了八九百萬元。
其實這種說法言過其實了,沒有把購買劣質煤的費用,和洗煤廠的生產成本計算進去,但在礦區所有煤礦停產整頓期間,飛龍洗煤廠發了一筆“國難財”,卻是不爭的事實,我也因此一役,在古城小煤窯老闆的圈子裡聲名鵲起。
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適時。
面對同行的羨豔,我不認為自己的能力比別人強,只是運氣比較好而已,賺這筆快錢大錢的原因在於,自己恰好踩在了鼓點上。
我建洗煤廠的初衷,不是為了生產電煤,而是想為寶龍礦配套,在鐵路運力有限的情況下,把寶龍礦開採出來的煉焦煤,以更高的價格,全部賣給上海使用者,實現利益的最大化,沒想到卻趕上古城礦區的“煤荒”。
無意中站到風口上,想不掙錢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