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在過去的兩年中,一直在想要突破年金險的客戶,可能因為客戶群的問題及自身對 年金險產品的促成力度不夠,她並沒有實現自己想要的目標。

早會的時候,一個同事也是潮汕老鄉,在去年都不怎麼過來開早會,因為不想繼續被扣考勤費,她就過來開早會了。這個同事在12月底回潮汕老家,剛好有同學找她瞭解年金險,於是她指定了兩張每年交十萬保費的年金險。

保險行業的業務員的收入主要就是靠佣金,佣金按照產品不同,一般最長可以持續拿五年。但是每年的佣金比例也不一樣。首年相對是最高的,但是對比2019年之前的佣金水平,現在也降了不少。

以前的重疾險保單,一單首年保費1萬的保單,佣金可能第一年稅前四五千,然而現在首年保費1萬的保單,佣金第一年稅前只有2500-3000元了。如果交費時間在10年或15年的,佣金更低。很多產品不再持續五年有佣金,而是隻有三年,第二第三年度客戶按時續保費,業務員稅前佣金也只有三五個點。非常低,以致很多業務員收入大幅度下降。

如果想要提高收入,要麼就是更勤快地出單,一個月至少出四五件單,可能佣金才會達到一萬塊錢。或者既做業務,又有自己的團隊,且團隊成員能出單,這樣可以從團隊中獲取一點管理利益,增加收入。不然就是要去找些副業,如保險外的收入像銀行貸款,或保險行業外的副業收入。

這個潮汕老鄉同事和林麗說,本來她以為這兩個單佣金比較高,誰知道才一萬多。她一個朋友介紹客戶給香港保險的業務員,之後成交了,按每年100萬交的。說那個香港保險經紀人給她朋友介紹費35萬。可見那邊的佣金很高哦。估計首年保費80%-100%,即使那個業務員給了她朋友35萬,估計業務員自己還有三五十萬的佣金,而國內現在保險做單不容易,做成了佣金也沒有多少。

林麗也點頭認同。她對於香港保險並沒有親自了解過,都是聽身邊朋友或者同事在說,也聽說過佣金比較高。

她之前帶一個朋友參加公司的招聘說明會的時候。這個朋友說她在深大讀書時候的一個同學就是去了香港賣保險。每年收入都在150萬港幣以上,而且這個人還只是個普通業務員。

當然,香港保險的業務員流動率很高,有的人就是賺了首期佣金就離職。林麗身邊就有幾個朋友早幾年在香港買了年金險,說現在已經沒有人服務了。

他們那邊的保單如果業務員離職,公司不會再分配業務員 ,就只是劃在公司的總裁名下,其實等於沒有人服務了。而且那個朋友說香港的保單平時並沒有什麼服務。他們的App沒有這麼方便,保單現金價值、分紅等利益,客戶自己去官網查詢,有事情,可以自己打客服熱線諮詢。

國內的保險業務員服務相對來說就人性化很多,有的業務員為了維持良好的客戶關係,還成了知心姐姐那種,甚至客戶家裡的很多生活瑣事都會去關心。

之前一個寶安區的業務員就是這樣,她原來是餐飲酒樓的樓面經理出來的。她是個北方人,很懂做麵食。沒想到做了保險業務員之後,這個特長還成了拓客的神器。她的客戶想要吃包子了,她給包好,送過去。想要吃勁道的麵條,她親自跑去客戶家給客戶做。

林麗曾經也想突破自己的烹飪短板,還試著學習做美食,自己做了雪花酥、蛋撻。不過現在的客戶大多都比較注重健康,有的人說怕吃甜食。之後林麗就沒有做了。

她也嘗試過滲透到客戶的生活瑣事裡,但是自己會比較累。一個VIp客戶當時老公在出差,客戶則剛剛打了水光針做了面部醫美,不方便出門。就讓林麗代跑腿,送客戶孩子去上足球課。

這個足球課從下午6點就送過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