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孩兒無用,讓父親為我等操勞過甚。”陶商看著如此狀態的陶謙,有些哽咽。

陶謙那疲憊至極卻異常精神的面孔無疑都在時刻昭示著他的狀態,迴光返照。

“商兒無須如此,命數由天,為父如今早已看破,若是能在離世之前給你們兄弟二人安排好,也算是無憾了。”

陶謙重新躺到躺椅之上,別說,這位兗州別駕研究的躺椅當真是不錯。

“想我陶謙一生,初為諸生,後舉茂才,任舒,盧二縣縣令;後進幽州刺史,再進議郎,也算圓滿。”

“先後征戰多年,又為徐州刺史,大破黃巾!推屯田,復生產,後又封安東將軍,徐州牧,溧陽侯!”

“輾轉多年,已然了無憾事!如今能在徐州了此殘生,也算一件喜事,哈哈!”

哪怕是陶謙將死,亦能無憾。

當真無憾,常人怎能一生得到如此殊榮?甚至就連侍立在一旁的陶商,臉上也是與有榮焉。

即便此時到了東漢末年,溧陽侯這等侯爵位置含金量不算十成十,但,也不是一般人能拿到的!

陶謙自能驕傲!

沒毛病,人家陶謙那是有驕傲的本錢的!

“父親一聲,當為雄主!”

“哈哈,商兒知我,知我啊!”

此時,算是陶府中近日為數不多的歡笑日子,頗為珍貴。

陶謙府內的一舉一動牽動著無數人那根脆弱的心絃,甚至於,不僅僅侷限在徐州,也不僅僅侷限於曹操一方。

還有一方,也深受煎熬。

哪裡?

兗州,陳留。

無論是歷史程序也好,還是被唐顯攪和之後的歷史也罷,茲要是該來的,那終究都是會來的。

當然包括張邈陳宮背叛一事。

只是,這次二人能否背叛成功?則,又是一說了。

至於為何二人會背叛曹操?

簡單,歸根結底,還是曹操入主兗州之後的利益分配不到位。

張邈,陳宮二人自覺在其中出了足夠大的力氣,可到頭來,屁都沒能撈到,他們能不上火?

鮑信?鮑信那他孃的跟曹操好的穿一條褲衩!

張邈不是麼?

是個雞毛!

他張邈也算是兗州本土世家豪族了,撈利益撈到了最後,狗屁沒能拿到,這不是純純楊白勞?

兗州目前有這四大世家大族,其一,乃是陳留邊氏,就那個邊讓,沒錯,就是出身此族。

其二,便是那高平張氏。

沒錯,就是張邈所在氏族,

張邈是東平壽張人,少時以俠義聞名,曾接濟貧困,有壯士歸附,與曹操、袁紹都是好友,被稱為“八廚”之一,擔任陳留太守,在當地有較大影響力。

其弟張超為廣陵太守,兄弟倆在兗州地區有一定的勢力和威望。

其三便是東郡程氏,呃,也不用懷疑,就是程昱所在家族,自打程昱投奔曹操之後,程昱所在家族便開始在當地有了相當的影響力。

其四則是泰山鮑氏,當然,讀者老爺們也沒有猜錯,鮑信正是其族人。

準確的來說,兗州四大家族,一半一半的對曹操支援率,奈何邊氏,張氏,算是那老錢派系了,東阿的程氏在他們面前也沒的什麼浪花能翻。

至於鮑氏?太遠了,鞭長莫及嘛。

莫說什麼是張邈陳宮之間跟曹操的私人恩怨,也莫說什麼期間夾雜著袁紹勢力的影響,那些都不是最為重要的因素。

最為關鍵的還是利益。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僅此而已。

並且,恰好此時,他們陳留迎來了幾位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