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和侮辱性都極強。

皇上沒有幫她找回失去的尊嚴和場子,所以她才弄這麼一出,故意找皇上的難堪。

她覺得只有這樣,今後在後宮才會受到尊重。

看明白這些,包拯也就不覺得有什麼可奇怪的了。

“母后說得對,總歸是兒臣的不是,母后如何責罰,兒臣都欣然領受,只要母后願跟兒臣回宮便好。”

趙楨沒有討價還價,因為他很清楚母后這些年的不容易,心裡痛恨劉太后。

而自己沒有給她鳴冤平反,反而厚葬劉太后,她心中的氣難消也在情理之中。

自己雖是一國之君,可也是人子,無論母后要如何責罰自己,也無可厚非。

李宸妃隨即說道:“既如此,包卿,按照大宋律法,該治皇上什麼罪名?”

包拯一呆,心想太后不會是要讓自己懲治皇上吧!

媽蛋!

這次玩大了。

“太后,按照大宋律法,不孝者杖責,然皇上不知不罪,理應減免,合該杖責二十。”

所有人聽到這裡,都是大吃一驚。

唯有趙楨,坦然接受。

既然是母后要責罰,他承受的住,也好給天下萬民做個表率。

“大人——”公孫策驚撥出聲,“皇上乃萬乘之軀,如何使得,大人三思。”

太后要責罰皇上,卻讓開封府來施行。

現在倒是沒什麼,可以後皇上要是翻臉,這個賬怕是要算在開封府頭上。

這不是為難皇上,而是明擺著要為難包大人。

“公孫先生不必多言,這是朕罪有應得,理應責罰。包卿不必遲疑,即刻升堂施刑。”

趙楨說罷,率先轉身,朝著開封府公堂的方向走去。

公孫策又趕忙求太后:“請太后收回成命,縱觀古今,未有臣打君之理!”

“哀家心意已決,公孫先生不必再勸。”

說著,李宸妃也轉身朝公堂方向走去。

公孫策還想勸包拯,卻被包拯伸手打斷:“公孫先生不必擔心,本府自有主張。”

影視劇中,就有狸貓換太子的情節,包拯熟悉。

既然李宸妃要打皇上,那他也只好按劇本行事了。

隨即,包拯升了堂。

李宸妃在一旁坐定。

皇上則站在大殿中央,包拯高處坐了,將手中驚堂木一拍,嚇得李宸妃嬌軀一顫,不想開封府的公堂如此威嚴。

此時她心裡也不免擔憂起來,生怕包拯不明事體,真個按律杖責皇上。

天下哪有不愛孩子的母親?

只聽包拯道:“皇上雖有不孝之嫌,按律法,理應杖責二十。”

“然皇上乃是一國之君,身系社稷存亡,百姓生死,法不加於身。”

“古有割發代刑之義,今臣奉命執法,亦效法古賢,責打龍袍,以為天下不孝者戒。”

“王朝馬漢,為陛下寬衣,脫去陛下龍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