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學做人(第1/4頁)
章節報錯
第260章 學做人
臥龍潭書院,別有洞天。
如果只從外面看,書院並不大。可走進來,就會發現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整體而言,臥龍潭書院仿周代前堂後寢的體制,在中軸線上佈置前後堂以及大門第三、四進的大宅。過門廡,進門有院,即為書院主體。而依照禮制,這裡是前堂所在。房間分為室與廂,堂上有承塵。這也是這所宅院的主要建築,體型高大,有東西兩階,設一道橫牆,與後院分開。橫牆上開了一道門,稱之為中閣。過中閣,即進入後堂,也是胡昭的家。
書院和宅邸融為一體,形成了臥龍潭最具風格的建築。
後堂有山水,有階,有軒,還有樓亭。在中軸線左右有院牆,在牆內設迴廊一週,禮制上叫做‘兩廡’,是後堂和門廡相連線,形成數重院落的格局,也顯示出莊嚴和肅穆之氣。
胡昭,年四十八歲,但看上去不過四十出頭。
也許是寄情于山水,不問世事的緣故,使得他比同齡人看上去年輕不少。至少在曹朋看來,胡昭似乎比荀衍還小。以至於當曹朋脫下紋履,走進房間的時候,不由得為之愣了一下。
時近初夏,胡昭一襲白裳,博領大衫,卓爾不群。
“學生曹朋,拜見先生。”
胡昭身材不高,面頰瘦削。
他跪坐在床榻上,正拿著一本小冊子翻閱。
見曹朋行大禮,他放下書冊,微微一笑,“曹友學。”
“學生在。”
“我正在看你的八百字文。”
“學生惶恐。”
胡昭擺手示意曹朋在一旁的坐榻上坐下,取銅爵,抿了一口水,而後輕輕咳嗽了兩聲。
“本來,我已無意收弟子,然則看罷你兩篇文章,竟欲罷不能。
加之曹公親自推薦,我也不好推辭,所以便讓你過來……曹朋,我才疏學淺,無意於功名。此亂世時,但求避於一隅,苟全於世。所以,如果你想要學權謀,求功名,我恐怕教不得你,請你回去。”
胡昭的話,意思很明白。
曹朋倒是有所準備,他也知道,這時代的名士,大都有一些古怪的性子。即便有曹操舉薦,也只是一個敲門磚。想要拜入胡昭門下,還要經過胡昭的考試。這番話,也是一樁試煉。
“學生此來,不求權謀,不為策術,更無意功名。”
“哦?”胡昭微微一笑,“那你求個什麼?”
“我只求,做人的道理。”
這一句話,令胡昭的眼睛一亮。
“做人?難道,你不會做人嗎?”
“昔孔仲尼窮一世之功,也只敢言幾於道,學生焉敢自稱懂得做人?”
胡昭的眼中,閃過一抹笑意。
他沉默了片刻,輕聲道:“曹朋,生於中陽山,後因避禍,隨父母往棘陽。途中與龐元安,而得鹿門所重。只因後來得罪了荊襄貴族,幾近家破人亡。因緣巧合,與典韋同行,投奔許都。其父曹汲,長於冶煉之術,造斷二十札寶刀,而受任諸冶監監令,又因改造曹公犁,得諸冶都尉;其內兄鄧稷,棘陽鄧氏族人,原是棘陽小吏。歸附曹公後,任海西令,斷斷兩年,執掌兩淮屯田,拜屯田都尉。曹朋,雖鄧稷赴任,所建功勳甚多。隨荀休若出使江東,破陸氏命案一宗……後任海陵尉,與呂布鏖戰曲陽,卻因私自放走呂布家小而獲罪。”
曹朋愕然,抬頭看向胡昭。
古人收徒,是一樁極為重要的事情。
人道:天地君親師。
師道之重要,可見一斑。古人常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當了人家的老師,就要為學生的一輩子而操勞。胡昭既然要收徒,自然會仔細打聽曹朋的事蹟。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