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人到中陽山,把計劃告訴了黃月英和夏侯真。畢竟這不是一樁小事,母親張氏雖然精明,但畢竟是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農家婦人。這種事情,讓黃月英她們出面,效果會更好。

再說了,滎陽為河南尹治下。

而夏侯淵又是河南尹,那也算是曹朋的一畝三分地。

把這件事情安排妥當以後,龐山民自鹿門山返回,來到了樊城。

荊州刺史,尚沒有定下人選。龐山民這個別駕從事,也就變得無所事事。他長於內政,也懂得兵事,是一個極好的幫手。曹朋倒是想把他招攬過來,可無奈何曹操已經有了安排,只是短時間還無法任命。沒辦法,曹朋只能讓龐山民作為賓客,幫助他處理一些事情。法正的確很牛,但這廝強項是在出謀劃策,布控大局。很多細節方面,的確需要有人來拾遺補缺。

曹朋請龐山民為賓客,暫為舍人。

隨後,又讓濮陽逸和陸瑁負責協助龐山民,倒是為他減少了許多麻煩。

與此同時,曹操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安排。

正月十七日,荀衍奉命出使江東;隨後,又派出使者,向孫權提出請求,希望將女兒嫁於孫紹。

孫紹是誰?

孫紹就是孫策的兒子。

孫策有一子三女。

如果按照歷史的程序,陸遜的老婆,就是孫策的一個女兒。

奈何當年陸遜與顧氏女成親,因曹朋的參與,得以締結良緣。所以孫策的女兒,自然也不可能再下嫁陸遜。否則的話,孫權就要和顧家產生矛盾。偏偏顧雍又是孫權繼位信賴的肱骨之臣,自然不可能做出這種自毀長城的事情。而且,陸遜在兩年前誕下一子,名為陸抗。

真實的陸抗,應該是在二十年後出生。

可是在這個時空裡,這位東吳後期的名將,卻提前誕生了……

由於陸瑁這層關係,曹朋和江東陸氏的聯絡,一直沒有中斷。

得知陸抗出生的時候,曹朋也是禁不住感慨萬千。亂了,這個世界似乎已經完全亂了套……

不過,對於曹朋而言,卻並非不可接受。

孫權繼位吳侯後,封孫紹為上虞侯。表面上,他對孫紹非常關愛,可實際上,卻多有猜忌。畢竟孫權這個吳侯的位子,是從他哥哥手裡得來。按照習俗,父死子繼天經地義。孫權雖是的孫策親口承認的繼承人,但是在不少人的心裡,還是希望將來孫權走了,孫紹繼任。

有這個心思的人可不少!

周瑜肯定算是一個,畢竟從親疏關係上,孫紹是周瑜的外甥。

張昭也有這樣的想法,還有當初那些被孫策提拔,而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將。當然了,孫權也有自己的班底。比如魯肅、諸葛瑾這些人,都堅定的支援以孫權為核心的路線。這就是讓孫紹的地位,顯得非常尷尬。孫權一方面對他關懷有加,另一方面,又對他小心提防……

也難怪,孫紹頗隨其父。

年僅十三歲,卻天生神力,勇烈異常,有乃父之風。

不過他空有上虞侯封號,卻無用武之地。孫權是斷然不會讓孫紹出風頭,甚至讓他隨繼母大喬,居住富春老家,始終不肯讓孫紹出頭。歷史上孫紹怎麼死的?誰也不知道,反正史書中只留下了他的名字,還有一個上虞侯的封號。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任何關於他的記錄。

曹操不是第一次和孫氏結親。

別忘了,曹彰名義上的老婆,就是孫氏族人。

只是這一次,曹操要把女兒許配給孫紹,一定會讓孫權感到很頭疼吧……拒絕,亦或者接受?

勿論哪一個選擇,都會讓孫權非常難受。

曹朋聽到了這個訊息後,卻露出了一抹苦澀的笑容。

“是大妹還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