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系統統計的功勳和npc認可的戰功並不完全是一回事,別看完成劇情任務後會得到一定功勳,但那本質上仍然是系統發放的,而不是npc發放的,npc那裡也從來沒說過任何關於發放功勳的話,npc只會提戰功或貢獻。

以我為例吧,功勳達標後可以提升爵位,但只是宮廷爵位,宮廷爵位你們也都知道,npc基本是不認的,宮廷爵位連隊官都混不上。

領地也一樣,想要領地,得獲得npc認可的戰功才行,沒戰功或貢獻,你功勳拿的再多也沒辦法獲得領地,而且我懷疑子爵再往上的爵位光靠積累功勳是無法提升的,功勳只是一個基礎條件,還需要其它條件,哪怕是宮廷爵位也得有相應的功勞才可以繼續提升。

戰功顯然不是廉價品,玩家平時在常規地圖中都是慢慢積累戰功,而作為送死棄子所能獲得的戰功肯定是不能少的,少了沒人肯賣命,所以指揮官不可能在戰鬥中把戰功許給大量普通士兵,只能許給中高階軍官。

就好比一個將軍不會對手下一萬名士兵說,你們擋住敵人,掩護我們撤退,你們每人我賞一箇中層軍官做,或是賞個村子。先不說這個將軍有沒有那麼大權力,他也沒那麼多官位和土地,而且也沒幾個士兵會信,打贏了能拿到好處還有人信,打輸了指揮官自己都自身難保,哪還能顧得上小兵,更何況死人上哪領賞去。

玩家是知道自己不會死,但npc不知道啊,而且就算真能這樣,八成對死亡次數和戰鬥貢獻也有所要求,不然一萬個玩家個個都是不死之身,指揮官也發不起獎勵啊。

所以我推斷北國的npc指揮官很有可能只是對那些指揮玩家的npc隊官下達了盡力拖延之類的指令,北國玩家則完全不知情。

綜上所述,npc和系統並不是等同的,或許之間偶爾會有交集,但在本質上這兩者仍然是獨立的。”

上面這番話就是一個提出論據並進行論證的過程了,沒有了逐條逐句的分析,而是丟擲了一整個論據和論證過程,說服力就要強上太多了,而且隊友們被雲梟寒顛覆性的言論所震懾,都在想著npc和系統的區別呢,根本無法顧及這段話中的一些難以避免的漏洞。

如果雲梟寒是一句一句的和隊友們討論,一段話就會被拆的雞零狗碎的,而且在不斷的質疑中,這番話的震懾力也會明顯下降,而像現在這樣,隊友們一旦認可了雲梟寒的觀點,就會忽視其中的一些小錯誤,甚至會主動為其辯護。

比如說:“理是這個理就行,有點小問題很正常,雲梟寒臨時給我們解釋肯定不會那麼注意。”

又比如:“有本事你自己推斷出這個結論啊,逐字逐句挑刺算什麼本事?”

甚至會從雲梟寒都沒想到的角度進行闡釋,為其辯護,這就是先入為主和全盤壓倒的好處了,如果沒有這樣條理化的論述和完整論證做支撐,說服力和可信度上就差的不只是一點半點了。

所以語言邏輯學、心理學和管理學的用處真的是非常廣泛,有些人天賦異稟,不懂這些理論也可以做好,但有了理論卻能讓人進步更快,有章可循才能更好的參照並進行總結,理論的作用是指導人進步,而不是讓一個人看完理論就立刻變成高人,懂理論和實用化是兩碼事,想真正掌握一個理論需要大量的實踐。

雲梟寒一個半吊子就能做成這樣,教他的死也咬你在這些方面就更加變態了。

看完了雲梟寒的解釋,隊友們紛紛展開討論,之前就因為看這些內容而有些分心,再一討論,手上就徹底慢了下來,還好這時候撤退的北國玩家也比較多了,攻擊北國玩家的也不只他們這101個人,不然在戰場上這麼分神恐怕是免不了要吃虧的。

“是隻有我覺得很有道理麼?”

“應該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