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去藩屬國微服私訪!!(第3/5頁)
章節報錯
了一些受災嚴重地區的賦稅,並且正在想辦法籌集資金,幫助百姓渡過難關。”
朱元璋聽了李芳遠的解釋,臉色稍微緩和了一些。
他說道:“你身為一國之君,當以百姓為重。遇到困難,應首先考慮百姓的疾苦,而不是一味地加重他們的負擔。此次朕就暫且相信你,希望你能說到做到,儘快解決百姓的問題。”
李芳遠連忙磕頭謝恩,表示一定竭盡全力。朱元璋又從懷中掏出一些銀子,遞給老婦人,說道:“老人家,這些錢你拿去給兒子治病,好好照顧他。”
老婦人接過銀子,感激涕零,連連磕頭。朱元璋扶起老婦人,嘆了口氣,說道:“起來吧,以後會好起來的。”
離開寺廟後,朱元璋的心情變得沉重起來。他原本以為朝鮮在李芳遠的治理下,百姓安居樂業,沒想到還有如此困苦的一面。他深知,作為一國之君,責任重大,任何一個決策都關乎著百姓的生死存亡。
回到住處後,朱元璋對朱棣說道:“此次朝鮮之行,讓朕看到了很多,也想到了很多。一個國家的興衰,關鍵在於百姓。只有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朕回去後,一定要更加勤勉治國,讓大明的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
朱棣點頭稱是。次日,朱元璋便帶著朱棣等人,啟程返回大明。一路上,他思緒萬千,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將大明治理得更加繁榮昌盛,讓天下百姓都能沐浴在太平盛世的光輝之下。
回到京城後,朱元璋立刻召集大臣們,商討如何減輕百姓負擔,促進國家發展。他還對朝鮮之行的所見所聞進行了總結,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以便更好地治理國家。
在朱元璋的努力下,大明的國力日益強盛,百姓生活也越來越好。
而朱元璋朝鮮之行的這段經歷,也成為了他人生中的一段寶貴記憶,時刻提醒著他要以百姓為重,不忘初心,為大明的繁榮富強而不懈努力。
朝鮮國王李芳遠在得知那個被王宮侍衛阻攔並捱打的老頭極有可能是大明皇帝朱元璋後,瞬間嚇得臉色慘白,雙腿一軟,癱坐在了地上。身邊的侍從們見狀,嚇得紛紛跪地,大氣都不敢出。
“這…… 這可如何是好!” 李芳遠驚恐地喃喃自語,眼神中滿是絕望與無助。緩了好一會兒,他才回過神來,急忙大聲喊道:“快!速速宣眾大臣進宮,有緊急要事商議!”
沒過多久,朝鮮的一眾大臣們便神色匆匆地趕到了王宮大殿。他們看著癱坐在龍椅上、臉色如紙般蒼白的國王,心中都充滿了疑惑與不安。
領議政金宗瑞率先開口問道:“陛下,究竟發生了何事,如此驚慌?”
李芳遠顫抖著聲音說道:“諸位愛卿,恐怕我們大禍臨頭了!今日在王宮前與侍衛起衝突之人,極有可能是大明皇帝朱元璋!”
此話一出,大殿內瞬間一片譁然。大臣們交頭接耳,臉上都露出了驚恐的神色。
左議政樸訔震驚道:“陛下,此事當真?若是真的,那我們可冒犯了天朝上國的君主,這可是大罪啊!”
李芳遠痛苦地閉上了眼睛,點了點頭:“本王也希望這不是真的,可種種跡象表明,此事十有八九是真的。你們說,本王該如何是好?”
大臣們面面相覷,一時都沒了主意。過了許久,右議政鄭道傳站出來說道:“陛下,如今之計,我們只能先找到朱元璋,向他賠罪,祈求他的原諒。”
李芳遠嘆了口氣:“談何容易,他們如今不知去向,我們該去哪裡找?”
這時,司憲府大司憲趙浚說道:“陛下,我們可以派人在城中四處尋找,同時張貼告示,表明我們的誠意。只要他們還在城中,就一定能看到。”
李芳遠點了點頭:“也只能如此了。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