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再選親信之人,早用良策,免不得又生後悔”。說罷,令人將他繩索解下,把孟獲、孟優及各洞酋長一齊放了。孟獲一行千恩萬謝而去。

此次孟獲佈署了六萬大軍偷營,搞內外夾擊蜀兵的計劃破產。四散逃走者有一半,被蜀兵殲滅了兩萬餘人,俘獲了五六千人,有三四千人受傷,張飛一面安排救治,一邊率領眾將祭奠為蜀漢賣過一點力的金環蛇和董其那等人,讓所有的蠻兵都知道,只要為蜀漢有一絲貢獻的人,蜀漢都會記住他們的。這次收穫的人數更多,有上千人。這些蠻兵們紛紛表示,一定會讓更多的人都知道劉皇叔的的仁德。張桓侯不記舊惡的胸襟。

再說孟獲渡瀘水走後,發現蜀兵早已經渡過了瀘水,只見岸邊人馬密佈,旗幡迎風招展。又見馬岱坐在營門前以劍指之曰“南王小心在意,休要再被擒獲,如果又被擒拿之時,是不會輕易放你的了,小心些吧”!

孟獲唯唯諾諾,朝自家營寨而去。到得寨時,只見寨中旗號早已換掉了,原來是張合早襲取了此寨。佈列好了兵馬。只見蜀兵衣甲鮮明,刀槍林密。大旗之下張合一馬當先,他用槍指曰“孟獲聽了,我家侯爺屢次放汝,休望桓侯大恩。如若再擒,汝有何面目再面對故人”。

孟獲只得諾諾連聲。他快要走出界口山坡之時,只見張遼將三千精兵佈陣於此。張遼用槍一指“蠻王孟獲,吾今奉將令深入爾等巢穴,奪了爾之險要;汝尚自愚迷,抗拒天兵!這回若被拿時,必將汝碎屍萬段,決不會輕易饒汝”。

孟獲只得抱頭鼠竄,望本洞而去。有詩單贊雲:

孟酋興亂擾永昌,桓侯興師赴炎荒。月明更深渡瀘水,志靖南邦輔漢疆。三擒三縱威德布,救死療傷惠風揚。豐功記在千秋冊,王化遐敷大漢光。

再說張飛與龐統等人率大軍盡渡過瀘水,下寨已畢,當下大賞三軍。他聚諸將於帳下曰“蠻王第二次遭擒,吾故意令他觀看各營軍隊的威嚴,以及炫耀我軍豐足的糧食;實則是讓他觀看吾營中的破綻。好引誘他來劫營,吾知孟獲粗通軍事,他觀看我營的情況後,必定想到只有火攻之計才能奏效,然而火攻必須要有內應,所以孟優進寶來降就是孟獲讓他以此為由,好為內應破我”。

他掃了一眼龐統和馬謖,呂才,接著說“我三次擒他而不殺者,乃是馬、呂二位提出的以收民心為主之故,並多感軍師巧妙的佈置,現在明告訴你們,是希望大家休辭辛勞,大家盡力的扶保蜀公”。

眾將拜伏曰“主帥仁,勇,智兼備,雖姜尚,張良不及也。(現成的馬屁),飛曰“吾安敢比古之賢人哉,皆你等之力,共成功業罷了。

帳下眾人聽了,也心生喜悅。再說孟獲受了三擒之氣,忿忿不平回到了銀坑洞中,差人收拾好金珠寶貝,到了八番九十三甸等處,並蠻方都落借使牌刀獠丁軍十萬,並刻日集必,各隊人馬,雲推霧擁一般,俱由孟獲呼叫。當下有細作報知張飛,龐統從旁笑曰“來得好,吾就希望多處蠻兵皆至,我好一併收拾了他們,免得遷遲時日”。

他邀桓侯一齊上馬,帶上幾百騎兵前來探路。來到了西洱河,即今雲南大理周邊的西洱河。西洱河水勢雖緩,卻無船筏。張飛問呂才,聽說此水木都不能漂浮,要怎樣才能渡到對岸去?

呂才回答說,聽說此河上游有一座大山,山上的竹子就可以結筏渡江,可派人前去砍些竹子一試,於是龐統便叫雷銅帶三萬人去砍了幾十萬根竹子順水放下,果然此竹甚是輕盈,於是就在下游的窄處結好竹筏,並搭建了寬十幾丈的竹橋,大軍渡過了西洱河。

於是在河北岸紮下了大營,以河為壕塹,以浮橋為門,並壘土為城;橋過南邊,一字紮下了三座大營,以待蠻兵。孟獲引十數萬蠻兵憤怒而來,將近西洱河,孟獲引三萬刀牌獠丁,直扣前寨討戰,此時龐統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