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南疆抵海(第2/4頁)
章節報錯
二十八日,瀾滄王朱布達一行在張遼派人的護送下到了大羅城下,進了桓侯的中軍大帳,見了桓侯,他立刻下拜在地,張飛叫他起來說話,朱布達站起來後又對帳中的龐統以及兩邊眾將行了一個團揖禮,才開口說“他瀾滄王國不該接納安南的逃兵難民,以致招惹了天兵的憤怒,惹火燒身,因此,他願意獻岀金銀玉器等寶物求和,希望桓侯體懷上天好生之德,勒回征伐大兵,龐統見威懾意圖已經達到,他細問朱布達之後,建議張飛準瀾滄王和議,但要朱布達保障蜀軍的糧食,馬匹的草料等供給。
瀾滄王朱布達連連答應,張飛以蜀公劉備的名義,封他為瀾滄布政使,世襲瀾滄王之位,賜金印,改瀾滄王國為奉漢府。由朱布達兼任奉漢知府事。
於是瀾滄王國從此歸附在蜀公的旗下。
朱布達一行走後,桓侯飛鴿傳書與蜀公劉備報告了處理南中、安南、以及瀾滄王國之事,劉備給他回信說“將在外,君命可以不受,由他自行處理即行”。
同時他也傳書與諸葛亮,把南中的處理方案給孔明介紹了一番,並徵求諸葛亮的意見。
這是他又收到了關公的飛鴿來信,信中說到關公派熟悉水戰,有航行經驗的將士二萬餘名,分乘戰船八百多艘從襄陽城出發,順長江東下至巴丘轉道湘水南下,經秦鑿渠進入交州的灕江,遭到了交州土著士燮的偷襲,阻擋,損失了戰船五百餘條,將士損失了一萬三千多人。劫後餘生的將士無奈返回襄陽,途中在巴丘又受到東吳水師的攻擊,除了二十多條船和三百多名水軍將士返回襄陽之後,幾乎算是全軍覆沒。
桓侯看過之後,他眼前浮現岀水師將士們在遭受到士燮偷襲的那種悽慘情景,許許多多的將士被刀砍,被箭射,被長槍戈矛刺,被棍棒打擊時的場景,許許多多的將士掉入水中淹死,許許多多的船帆冒著濃煙,在風中飄來蕩去,好像是對當時的情景表達內心的不甘,
他的眼前浮現岀東吳水師在巴丘痛打落水狗時的那種得意忘形的情況,浮現出三百餘名劫後餘生的將士駕著二十多隻船倉煌逃命時的慘烈壯況。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是還有一句叫“只是未遇悲傷時”。眼前浮現的這種慘狀真是“鐵石人也淚淋”,桓侯不由得嚎啕大哭起來。龐士元從來沒有見過他這種狀況,他伸手接過了他拿著的書信,看過之後,又讓眾將傳閱。
為了讓他儘快從悲痛之中清醒岀來,龐統儘量控制將要掉下來的淚水。他只得以戲謔的方式來對翼德說:“翼德呀,不是我老龐說你,哪一場大戰不死人?就是你下令殺的又少了嗎,難道說我們的二萬多將士是生命,而其他人的命就不是命嗎?你作為一個合格的三軍統帥,理應從悲傷中抽身出來,化悲痛為力量,為死去的將士們復仇才是”!
張飛大叫一聲“士燮!你給我等著,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碧眼小兒,俺老張收取交州之後,自當踏平爾江東”!
於是眾將從此就知道了今後的戰略方向。在他們的心中,蜀公平定西南後應該是北伐中原,匡扶漢室。但是桓侯才是真正的執行者,他的用兵蜀公從不干涉!那麼將來的行動必然是平定江東,收滅孫權再渡江北伐!
其實誰也不知道桓侯的真實戰略意圖。至於他以後將如何用兵,誰也不知道!也可以說他自己都不知道今後的腳邁向何方?
但是唯一肯定的是,有仇必復!
次日他飛鴿傳書回家中,信中表達了他對六個女人的思念,還詢問了幾個孩子的生長情況,並捎帶了給妻子們畫的全家福畫像。為了讓弟兄們過好一個快樂的春節,他沒有下達任何進軍的命令,瀾滄王歸順之後,他召回了近十萬西征大軍。
但是安全絕不能疏忽!所以眾將帶兵輪流防備著大羅城。以防安南兵會趁著過年來偷襲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