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劉備稱王(第2/4頁)
章節報錯
行而來,到瀘水岸邊觀看。
果見陰風陣陣,洪波洶湧,慘霧迷人,濁浪滔天!當下眾人皆驚,桓侯乃尋土人問之,其人曰“至桓侯渡瀘水過後,旦聞水邊有鬼哭神號,晝夜繼之;又瘴煙四起,陰鬼無數,因而作祟,至而無人渡之”。
飛曰“此吾之罪愆也,吾徵南中,不得已於途殺伐,而盤蛇谷縱火,雖功在社稷,然獲罪於天!傷害南人無數,亦無數漢兵士卒客死他鄉!致使狂魂怨鬼,不得解釋,以至如此,吾當今晚親往祭之”!
土人曰“須依故例,殺四十九人頭為祭品,則怨鬼自散矣”。
飛叱曰“本為人死而成怨鬼,豈可復又殺人積怨乎?吾自有主意,爾速退”!乃喚軍中廚子宰殺牛馬羊,而和麵為劑,塑裝成人頭。內裝獸肉以代之,呼為“人肉饅頭幹”。又開寶盒帶了神弓寶箭,當夜於瀘水岸上設香案,鋪擺祭品,並列七七四十九盞招魂燈,並楊幡招魂,將饅頭與那馬牛羊頭,陳設於地。三更時分,桓侯衣甲鮮明,頭頂金盔。臂帶黑紗,金盔上拴了白布,帶著應將佐,盡皆帶孝,親自臨祭。並由龐統金冠鶴氅,開讀祭文:
維大漢建安二十三年夏六月十六日甲寅,大漢車騎將軍,定西侯兼南征總管,桓侯張飛敬具香燈茶果,以牛羊馬頭等祭儀,故歿於南征王事中,蜀中將校兵卒以及南中蠻人之亡者陰靈之前:嗚呼!
吾大漢皇帝,威勝五霸,德配三王,昨自遠方侵境,異俗興兵。縱蠆尾以興妖,恣狼心而逞亂。不才奉蜀公明令,問罪遐荒。大興貔貅,掃除螻蟻。集眾兵將雲集,致狂寇瓦解冰消!才聞破竹之聲,便有失猿之勢。但凡士卒兒郎,皆九州之俊傑;文臣武將,乃四海之英豪;習武從戎,投保明主,莫不同三令五申,乃七擒七縱,威震遐方;
其堅奉國之誠,共效忠君之志。何期爾等偶失軍機,緣落奸計;或被流失所中,魂歸泉臺;或為刀劍所傷,魄歸長夜;爾等生則武勇,死亦留名,名垂青史,春秋享祭。
今凱歌而還,獻俘闕下,爾等英靈尚存,當聞祈禱。今隨吾旌旗,歸我部曲。同回故土,各歸本鄉。享骨肉之蒸嘗,領家人之祭祀。望汝等莫作他鄉之鬼,休為異域之冤魂!吾當稟明蜀公,上達天子知道。使爾等各家共沾雨露,年與食祿,月享廩祿;
用茲酬答,以慰汝心。刻碑作念,酬爾功勳!至於本地土神,南方亡魂,血食有常,憑依不遠;生者即凜天威,死者亦歸王化,想宜寧帖,毋致嚎喪。今儀表丹誠,敬陳祭祀,嗚呼!哀哉,伏惟尚饗!一叩,二叩,三拜,再拜!
當下龐統宣讀畢祭文,桓侯率眾將校一齊叩首祭拜,當下哀聲遍野,孟獲亦率眾南人頂禮膜拜。但見愁雲慘霧中有萬千鬼魂,尚有不甘心之狀,久而不散!於是桓侯取岀寶弓,搭上穿雲神箭,運獅子吼內功,提丹田陽剛之神氣,望愁雲慘霧射去。果然以陽壓邪,眾鬼魂才隨風飄散,現出青天明月來。桓侯又一箭射出水中,震懾猖神。當下瀘水波濤不興,駭浪平靜。孟獲等才知桓侯乃天神轉世。至此南人盡皆更是心服,並在生祠旁邊建造了桓侯廟,塑桓侯等人金像,並將兩支神箭供於廟中,以鎮邪穢!
桓侯令大軍回渡,果然波瀾不驚,真是“鞭敲金鐙響,齊唱凱歌還”。這時有南蠻兵忽然抬頭,見半空中一朵偌大的慶雲,慶雲之上,站立一隻雙翼的黑虎,他一聲驚叫之後,孟獲等眾洞主,酋長們也抬頭看到了這個異象。當然也有一些蜀漢士兵們亦看到。方知桓侯乃是趙玄壇座下黑虎轉世。
且說張飛統大軍盡渡過瀘水。回到永昌郡,他令呂才與王伉留守四郡,並讓他們興建官道,招攬士卒,積聚錢糧。做好隨時配合兵伐交州的準備;吩咐孟獲自回,讓他勤政馭下,善撫士民,勿失農務,開興蠶桑,引水灌溉田地,以蜀律治理南人,重文教,以佛理教化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