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後。

董卓遲遲不準百官下朝,以初掌國事的名義將百官留下,挨個談議。

眼見此間事畢,李儒上前與董卓說了些什麼,便匆忙要離去。

如今該定的定,該死的也得死了。

呂布立於董卓身側,目光灼灼的盯著李儒的背影。

按照他所知,李儒應該是先去毒殺何太后,再過幾月才會毒殺少帝劉辨。

可呂布沒想到,經過一系列的蝴蝶效應,李儒已經給董卓諫言,乾脆將兩人一併毒殺,不留後患。

免得還有朝臣或者外地諸侯賊心不死,藉著復還天子的名義興兵作亂。

針對何太后與劉辨的事,呂布此前與張寧已經討論過很多次,方案也制訂了數種。

可無論如何推演,都會有被人發現的可能性。

成與不成,全看天命了。

有句話說得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運氣來的時候擋都擋不住,運氣散的時候,走個路都能磕死。

“相國!大事不好啦!長秋宮走水啦!火勢蔓延整座後宮,宮中宮女與侍衛救火力殆,請相國派遣人手援助!”

李儒還沒走出大殿,宮中禁衛就慌忙來報,神色間無比著急。

緊接著一股股焦灰的味道就蔓延至承德殿。

文武百官皆是大吃一驚,一個個將目光望向董卓。

董卓頓時大怒:“你們以為是咱家縱火嗎!可恨!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那禁衛又稟報道:“長秋宮宮女說是何後……何後帶著弘農王自焚了!”

“什麼!?”

董卓臉色狂變,神色間一陣青一陣白,喝道:“調派皇城禁軍前往長秋宮,救火!快去!”

“不行,咱家要親自去!”

董卓想了想,脫口而出。

百官連忙勸阻道:“不可!後宮乃是私閨重地,古往今來唯有皇帝能去得,相國怎可逾越,崩壞了禮道臣道?!”

在百官看來,救火的人是禁軍,職責所在,非去不可。

況且只靠後宮那些個宮女,根本就不能控制住滔天火情。

但是董卓是君下臣子,若也擺駕後宮,便是壞了規矩。

董卓咧嘴樂呵道:“咱家就去了又怎麼樣?咱家不光要去,咱家以後還要住裡面!哼!”

“董旻,你在這裡看著,誰再敢多事,給咱家叉出去辦了!”

“兄長放心便是。”

“奉先,你也隨咱家一併前往!這走水之事,難保不是哪個天殺的故意為之,趁機謀害咱家性命!”

猜猜那個天殺的是誰?

可惜謀害的可不是你的性命,你這老傢伙現在必須得好好的活著。

不然誰來促進天下秩序的洗牌?

呂布神色如常,哪怕董卓不帶上他,他也會找藉口親自前往。

“主公,不如還是在下前去,你且在承德殿等候。”

李儒身為謀士,無論發生何事,第一時間要做的就是思考與推論,並且產生懷疑。

他幾乎只憑直覺就認為這件事有古怪。

再加上董卓的言論,第一時間想到的也是有人伺機謀害董卓。

“不!咱家必須親往!廢帝殉國,太后並喪,這等大事咱家豈能怠慢?”

董卓拂袖而去,他必須要親眼見到何太后母子,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否則斷不能心安。

若真是那母子二人因漢室蒙羞,無顏面對列祖列宗自焚而死,倒是給他也省了許多麻煩事。

……

長秋宮。

以往的後宮禁地,皇后鳳駕所在之地,充滿了威嚴與堂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