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協議的內容送回朝中,等到雙方皇帝確認加印之後,這協議就算正式有效了。

戰爭打到這個地步,雙方的消耗都很大,如果再持續下去,國內消損得就會更厲害。特別是主動挑起戰事的楚國,損失不少兵力不說,還丟的了青州關這樣一個重要關口,損失了威脅於月和鄭國的屏障。

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皇帝都不想再繼續這場戰事了,所以協議內容傳回各自京城之後,楚王趙元讓和涪皇楊成奉很快加蓋了玉璽,將協議送回前線。

楊雲得到這訊息已經是二十多天後的事情了,一直躲藏在山中,雖然不擔心楚兵的進攻。但是糧食卻是一個大問題,在山中雖然也能打到一些獵物,但是對幾萬大軍而言卻如同杯水車薪。

楊雲正考慮著,一旦糧食耗盡,便帶著大軍衝出去,連衝出包圍圈後的撤退路線都設定好了。

沒想到這時候,楚軍大營中突然來了一個信使,帶來了兩軍停戰的訊息。本來楊雲還有些不信,但隨信使來的一個人,這讓楊雲放下最後的疑慮。

隨信使前來的居然是趙虎,這趙虎是楊明手下心腹,更關鍵的他是老都尉鐵山的弟子,當然不可能欺騙自己。

,!

聽到兩國停戰,自己等人很快可以回家的訊息,山中這些士兵一個個喜上眉梢。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準備,不久之後便走出山區,踏上歸途。

為了以防別敵人的埋伏,楊雲先派出大量的斥候,於隊伍前方十幾里路檢視情況,定時向後方隊伍彙報情況。

看來楚國人還是很講信用的,一直等楊雲的隊伍到達了楚江西岸,都沒有遇到楚軍任何阻擋。

順利的渡過楚江,不久之後楊雲便透過了旬陽關,回到大涪境內,這才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這一次帶兵,冒險翻過阻隔與兩國之間的大山,成功的幫助於月和鄭國奪取了青州關。在楚國內部攪了個天翻地覆,使得楊雲在大涪境內名聲鵲起。

對於百姓們的讚揚,楊雲心中十分高興,但更讓他高興的事,這一次出兵,雖然歷經艱險,但是封閉士兵死傷並不太多。這得益於封地計程車兵精良的武器,還有郭龍平日裡對並是嚴格的訓練。

這一次和楚國的大戰,功勞最顯著的是十二皇子楊延和十三皇子楊雲,到時候朝廷的封賞顯然是少不了的。

可是相比起楊雲,楊延在高興取得戰功的同時,也為一件事情而苦惱。

這一次楊延為了立功,從封地帶出了兩萬士兵,這兩萬人,是楊延封地中最精銳的力量,現在帶回去的連一半都不到,這次大戰對封地帶來的損失,不知要多少年才補得回來。

戰事結束之後,各封地的將領帶領自己計程車兵回到封地,等候朝廷的封賞。可是封賞的聖旨卻遲遲沒到,眾人立即利用自己的渠道,瞭解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

得到的訊息讓各封地封主震驚了,涪皇病重了。為了確認訊息的準確性,各封地的主人施展渾身解數,瞭解這一事情的準確性。

楊雲也得到宮中小云子,和母妃司馬玉傳來的準確訊息。這次涪皇是真的病了,並且病的還比較嚴重。

這一訊息,其實楊雲心裡早有準備,早在幾年之前,楊雲給涪皇進行了身體檢查,按他的身體狀況,現在的確已經到了最後的時刻。

對於涪皇病重,楊雲心中還是十分傷感,雖然嚴格意義上說,涪皇不算是自己的親生父親。但總體上而言,作為一個日理萬機的皇帝,他能做到這個樣子也算不錯。

更重要的是,涪皇楊成奉算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皇帝,在他治理大涪的這幾十年裡,國家發展的很不錯,大多數的老百姓都能衣食無憂。

如果涪皇離世,至少就目前來看,自己的這幾位哥哥,無論誰做皇帝,都難以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