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逃脫被餓死的命運,所以這些接到訊息的難民,都急匆匆的向旬陽關而來。

於是,在守關士兵關閉關門之前,又來了許多的難民,看透這些蜂擁而至的難民,楊雲只得讓人迅速給他們準備吃的。

“殿下,這一次難民的數量已經完全統計出來了,一共是十四萬四千八百五十二人。”第二天一早,康城來找到楊雲,把它整理出來的資料給了楊雲。

“殿下,無論您這次行動出於什麼目的,我都得感謝您。因為你拯救了這十四萬人的性命,老康我是個粗人,其他的我不會說什麼,我讓兄弟們從牙縫中省了一點糧食。雖然不多,但也算是我老康的一點心意吧!”

康城說著,將手一揮。一隊守關計程車兵,推著一輛輛的小車,將一車車糧食送到楊雲手下手中。

楊雲這次來到陽關,一共就帶了兩萬多人手,包括一萬五千封地計程車兵,以及五千多,前來做雜物務的老百姓。

可是這一次,卻要帶著接近十五萬的難民回到封地去,這可比整個封地的百姓人數還多。

為了節約糧食,也為了避免這些難民吃飽了,有力氣搗亂。所以楊雲每天只給這些難民兩頓稀粥,即使這樣,每天消耗的糧食也多得嚇人。

,!

這些難民,從楚國來的大涪境內,雖然避免了被餓死的命運,但是仍然沒有能夠吃飽喝足。經過短暫的試探之後,一部分難民開始抱怨,甚至和護送持有衝突發生。

楊雲知道,對於人數超過自己手下士兵數倍的難民。如果不加以節制,要想把他們好管理好,那將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所以楊雲命令手下士兵,對於這些膽敢鬧事或者煽動,他人鬧事的傢伙,一定要做到殺一儆百。

於是,在楊雲手下士兵,動手殺死了好幾個帶頭鬧事的傢伙,這些難民徹底安份下來,開始配合這些從封地過來計程車兵,慢慢在下,吳王封地的方向行去。

帶著這十幾萬人一路前行,隊伍的行進速度很慢。一些人花了近一月的時間,終於到達了封地。

這一路行來,楊雲讓人帶的糧食,早已消耗的七七八八,幸好有康城贈送的軍糧,還有一路上經過一些縣府,當地的官員衝著吳王的面子,贈送的一點點糧食。才保證這十幾萬人沒有餓著肚子回到封地。

當這些難民來到吳王封地的時候,封地上所有的人都忙碌了起來。

首先,是將這些難民安置在封底的三個縣,這三個縣中,以石洞縣的人數最少,所以這次安置的難民人數最多。

對於難民安置的問題,楊雲和手下的兄弟們已經討論過,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這一次來到吳王封地的難民居然有這麼多。

這一次吳王封地上的難民人數甚至超過了。吳王封地原三個縣的人數之和,所以管理起來是個很麻煩的事情。

這十多萬難民來到,吳王封地之後。最初一段時間他們還頗有感恩之心,感念吳王楊雲給他們的活命之恩,配合楊雲的安排好好的在這裡生存。

但這段和諧的日子並沒有保持太久,這些難民在封地的三個縣站穩腳跟之後,逐漸適雲這種寄人籬下的生活,開始和當地人爭奪各種利益。頗有喧賓奪主的味道。

近日來,這些來自楚國計程車兵,已經和當地的老百姓發生了好幾次衝突,許多人在衝突中受傷。甚至還有人丟掉了性命。

對於這種情況,各縣開始還以勸導為主。給他們做思想工作。希望大家能夠和睦相處,共同發展。

但是不斷髮生的血讓楊雲和他手下的人徹底清醒,亂世必用重典。這個時候楊雲才深深體會到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於是,在楊雲的倡導下,各縣縣衙改變了之前那種溫和的態度,在多次勸導仍然不聽的情況下,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