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好事連連(第1/3頁)
章節報錯
隨著一個又一個的百姓,上來痛斥這些惡僧惡道的罪行,旁觀的眾老百姓開始議論紛紛。站在聖佛寺和玉皇觀後面的那些忠實的信徒,此時眼中也露出驚異之色。
自己信奉的神靈的代言人,居然做出了這麼多天怒人怨的事情, 他們開始往後退,想跟這些和尚和道士保持距離。
見到這個局面,楊雲悄悄地向旁邊的郭龍使了個眼色,郭龍立即心領神會,上前兩步大聲說道。
“來人!把這些僧侶和道士全部拿下,帶到縣衙裡邊兒進行審問。有冤屈的百姓也到縣衙,訴說你們的冤情。我們絕不放過一個做惡事的出家人,但也不冤枉一個一心向善的出家人。”
郭龍的命令一下,身後的劉遠等人立即帶著一眾縣衙衙役,上前將聖佛寺的和尚和玉皇觀的道士團團圍住。
這些和尚和道士,發出一陣憤怒的叫嚷,企圖號召他們身後的信男信女們,出來保護他們。 可是這些以前對他們深信不疑的百姓,這次卻站在原地一動也沒有動,任憑官府把他們全部捉拿。
縣衙出面,勸說所有百姓各自回到家中等候縣衙的訊息。而有冤屈的百姓紛紛趕到縣衙,他們當然不會放過這一個, 為自己洗清冤屈的機會。
就這樣,許多成年案件當著在場許多百姓,就在縣衙的院子裡,開始審理。
其實這些案件並不複雜,好多都是證據確鑿的。只是因為以前這些和尚和道士在吳縣中的崇高地位,有無數信男信女的支援,沒法進對他們進行審理。
而現在吳縣縣城中很多老百姓,都認識了他們的真面目,這些無良的出家人失去了百姓的擁護, 一下子從趾高氣揚變得垂頭喪氣, 老老實實的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根據這一次審理情況,縣衙 當場做出了對這些出家人的處理決定。 對於違法情節嚴重的,該抓的就抓,該殺的就殺。
而那些情節輕微的,則驅逐出吳縣, 要求他們五日之內必須離開。而那些安守本分的出家人,則是受吳縣歡迎的出家人,他們可以在吳縣境內繼續參禪唸佛。
趁這一次機會,楊雲等人清理了聖佛寺和玉皇觀的財產,對於那些不法收入, 有些還給了受害人,而有些則納入縣衙倉庫。
清理完這些不良財產之後,楊雲等人不由得暗暗吃驚。這聖佛寺和玉皇觀,兩個出家人的寺廟道觀,其中居然有那麼多的財物。
裡面的銀兩和糧食無數,足夠吳縣百姓吃上好幾月。可是在吳縣百姓十分缺乏糧食的時候, 這些號稱以慈悲為懷的出家人,居然也不願意拿糧食出來救助百姓。
看到這些糧食和銀兩,楊雲的人終於放下心來,有了這些糧食,加上前一次從地主和商人那裡收繳的糧食,終於可以讓縣城百姓支撐到今年的莊稼成熟了。
有了糧食,楊雲就有底氣多了,充分發動全縣百姓。趁著農閒時節,有力氣的上山採礦,有技術的,總種植藥材或者修整溝渠。
還有的人,就去挖蓄水的大水庫,連縣城的縣兵和犀牛谷皂角溝的土匪都用上了,甚至連縣城的老幼婦孺們也被叫出來服務。
老百姓們積極性還是挺高的,因為他們知道,縣衙做這些事情都是為老百姓有利的。同時還能掙的銅板或糧食,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乎在縣衙的帶動下,吳縣的大生產運動轟轟烈烈的開始了。
困難又開始了,挖礦的和挖蓄水水庫的都遇上了麻煩,山中石頭太硬。鐵製工具硬度也不夠挖動這些石塊,所以,往往一天時間只能挖很少一部分。
到最後眾人都沒有辦法了,只得將這訊息,報告到楊雲這裡,楊雲直接來了一句:“炸開啊!”
結果旁邊的人一片茫然,詢問了之後,楊雲才知道大涪的這個時代居然還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