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戰報(第2/2頁)
章節報錯
隊的楊明早有準備,居然把軍隊藏於百姓之中,反而偷襲了流夷人。把流夷這些騎兵殺了個落花流水,兩三萬流夷人被殺的被殺,被抓的被抓,人員損失掉了一大半。
就這樣,大涪軍隊把流夷百姓加上俘虜三四萬人,浩浩蕩蕩地往大涪國內行去。但是由於軍隊帶著大量的百姓,行軍速度慢,流夷又聚集了五六萬人,直接向大涪軍隊發動攻擊。
雙方軍隊在距離大涪境內百餘里的地方遭遇了,大涪軍隊留下五萬人管理俘虜和百姓,只留下五萬人對抗流夷人。
流夷軍隊的優勢是機動能力強,善於長途奔襲,但是正面作戰是他們的弱項。勝王領軍多年,深諳排兵佈陣之道,所帶士兵都是大涪精銳。一番大戰下來,大涪軍隊死傷了八千餘人,可是卻讓流夷人丟下了兩萬多具屍體,狼狽逃跑了。
從這以後,流夷人再也無法像樣的攻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妻兒父老被大涪軍隊帶回了大涪腹地。
隨著快馬將前方的捷報傳了回來,西京城中街頭巷尾的人的人都在討論這次戰事,甚至還有人把他編成了評書。把指揮這次戰事的勝王狠狠地誇了一番,一時間,勝王楊明大涪“戰神”的稱號響徹大涪南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朝廷的官員們卻沒有這麼輕鬆,因為還有幾萬被大涪軍隊裹挾而來的流夷百姓,需要他們給予安置。按照制定的計劃,他們要將這些人以家庭為單位,分流到大涪的各地,一年內限制離開。這一年內,大涪給他們分土地,可以和大涪人通婚,一年以後完全恢復自由。
雖然政策一而再再而三的講給流夷人將,但是始終不相信,不停地吵鬧,甚至抽準機會逃跑。對於這些刺頭,大涪官員也不手軟,輕的一頓鞭子,重的幾顆人頭,終於把這些流夷人收拾服帖了。
這些大涪官員把流夷人分別送到各州縣,並且私下要求當地基層官員做到外鬆內緊。既要讓他們感受到大涪人的善意,也要防止他們搞破壞或者逃跑。
短期看來,這效果還不錯,這些流夷人很少有找到機會逃走的,大多數人慢慢適應了大涪這種安定的生活,不用整日追著水草放牧,也不需要冒著被殺死的危險四處搶掠。
還有一個好現象,有些流夷為了尋找被帶到大涪境內的親人,來到大涪。當然,這些人也沒有再能離開的機會,不過大涪官員們都能善待他們,努力幫助他們尋找自己的親人。
作為這個政策的建議者,楊雲十分關注這事的發展,多次到達安置流夷人的區域,瞭解他們的現狀。但是,這種日子沒有持續太久。因為在他快滿十五歲之際,他被迫離開了自己的家,開始去完成朝庭給他的第一個任務。
:()十三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