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潞令(第2/9頁)
章節報錯
屈的人,更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只能暗自落淚,感嘆命運的不公。
城中有個叫趙老漢的貧苦農民,家中僅有幾畝薄田,勉強維持生計。一日,他的兒子趙小虎在山上砍柴時,不小心與鄰村的一個惡霸發生了衝突。那惡霸仗著自己人多勢眾,不僅將趙小虎打傷,還搶走了他的柴刀。趙老漢心疼兒子,又咽不下這口氣,無奈之下,只好來到縣衙告狀,希望能討回一個公道。
趙老漢來到縣衙大堂,見到宋國英後,連忙跪地磕頭,將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宋國英聽後,卻不緊不慢地說道:“嗯,你這案子本官已經知曉了。不過嘛,這衙門可不是白開的,你想讓本官為你做主,總得表示表示吧?”
趙老漢一聽,心中頓時一涼。他本就家境貧寒,哪裡還有多餘的錢財來賄賂縣令。他苦苦哀求道:“大人,小的實在是拿不出錢來啊。我兒子被那惡霸打傷,如今還躺在床上動彈不得,家中連買藥的錢都沒有了,還望大人可憐可憐我們,為我們主持公道啊。”
宋國英卻不為所動,他不耐煩地說道:“哼,沒錢還想告狀?你當本官是吃素的?來人啊,把他給我轟出去!”
幾個衙役上前,架起趙老漢就往外拖。趙老漢一邊掙扎,一邊哭喊著:“大人,冤枉啊!大人,冤枉啊!” 可這些聲音,都被宋國英無情地拋在了腦後。
趙老漢被趕出縣衙後,心中滿是絕望。他回到家中,看著躺在床上痛苦呻吟的兒子,老淚縱橫。他怎麼也想不明白,這世道為何如此黑暗,這新上任的縣令為何如此貪婪。
此事在城中傳開後,百姓們對宋國英的惡行更加深惡痛絕。大家紛紛在背後議論紛紛,可又都敢怒而不敢言,生怕惹禍上身。而宋國英卻絲毫不在意百姓們的看法,他依舊我行我素,變本加厲地搜刮民脂民膏。
隨著時間的推移,宋國英的貪婪愈發肆無忌憚。他不僅在斷案時索要賄賂,還巧立名目,對百姓徵收各種苛捐雜稅。什麼人頭稅、土地稅、行路稅…… 五花八門,數不勝數。百姓們本就生活困苦,如今在這沉重的賦稅壓迫下,更是雪上加霜,許多人家被逼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城中有個叫劉掌櫃的富商,經營著一家綢緞莊。他平日裡為人善良,樂善好施,在城中頗有名望。宋國英見他有錢,便打起了他的主意。一天,宋國英派了幾個衙役來到綢緞莊,以綢緞質量不合格為由,要將劉掌櫃的店鋪查封。劉掌櫃心中明白,這不過是宋國英索要賄賂的藉口。他無奈之下,只好拿出了五百兩銀子,託人送給宋國英。
宋國英收到銀子後,這才罷手。他得意洋洋地對衙役們說道:“哼,這劉掌櫃還算識相。只要他乖乖聽話,以後這潞城的生意,他還能繼續做下去;要是敢跟本官作對,哼,有他好看的!”
然而,宋國英的惡行並沒有就此停止。他的胃口越來越大,手段也越來越殘忍。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他甚至不惜動用酷刑,逼迫百姓交出錢財。一時間,潞城上下人心惶惶,百姓們生活在恐懼和絕望之中,彷彿置身於人間地獄。
在這黑暗的日子裡,百姓們也並非完全坐以待斃。一些有識之士開始暗中串聯,商量著如何反抗宋國英的暴政。他們深知,這樣下去,潞城百姓將永無出頭之日。而一場風暴,正在這座小城的上空悄然醞釀……
冤屈難申:趙二的悲苦遭遇
在潞城這座被黑暗官場陰影籠罩的縣城,城中百姓過著戰戰兢兢的日子,新任縣令宋國英的貪婪與殘暴,像一片濃重的烏雲,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城中有個老實巴交的農夫,名叫趙二。他身形瘦削,粗糙的雙手佈滿老繭,那是常年在田間勞作留下的痕跡。趙二家中僅有他和年邁體弱的母親相依為命,幾畝薄田便是他們生活的全部指望。每日天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