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派出使者前往各方,尋求同盟。

與此同時,曹操在營帳中苦思破敵之策,眉頭緊鎖,面容疲憊但眼神依舊銳利。謀士郭嘉進言道:“主公,劉備新勝,士氣正盛。此時強攻,恐難取勝。我們不妨暫且按兵不動,養精蓄銳,等待時機。”曹操沉思片刻,覺得郭嘉所言有理,點了點頭,說道:“就依你之計,先讓劉備暫且得意一時。”

日子一天天過去,雙方都在緊張地籌備著下一場大戰。軍營中的氣氛壓抑而凝重,士兵們訓練時的喊殺聲不絕於耳。

終於,曹操得到訊息,劉備與東吳的孫權之間因領土爭端產生了激烈的矛盾。曹操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嘴角微微上揚,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他立刻集結大軍,再次向劉備進發。旌旗飄揚,馬蹄聲急,曹操志在必得。劉備得知曹操來襲,心中一驚,額頭上不禁滲出細密的汗珠,但仍強裝鎮定自若地部署防禦,鼓勵將士們堅守陣地。

戰場上,曹操的軍隊如潮水般洶湧而來,喊殺聲震天動地。劉備的軍隊奮力抵抗,刀劍相交,火花四濺。然而,由於雙方實力懸殊,劉備的軍隊在曹軍的猛烈攻擊下逐漸陷入困境,防線開始出現破綻。

就在這危急關頭,諸葛亮心生一計。他緊急派人前往東吳,憑藉著出色的口才和對局勢的精準分析,說服孫權摒棄前嫌,與劉備共同抗曹。

孫權經過深思熟慮,權衡利弊後,最終決定出兵相助。東吳的軍隊如神兵天降,從側翼攻入曹軍陣營,與劉備的軍隊形成夾擊之勢。曹操的軍隊頓時陷入混亂,士兵們驚慌失措,陣腳大亂。

曹操見勢不妙,臉色驟變,心知此次又難以取勝。他不甘心地咬了咬牙,再次無奈地下令撤退。軍旗歪斜,士兵們丟盔棄甲,狼狽而逃。這一戰,曹操又以失敗告終。

但曹操的野心並未因此熄滅,他回到營地後,坐在營帳中,久久不語。隨後,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重新謀劃著下一次的進攻,心中暗暗發誓:“劉備、孫權,吾定要讓你們敗在吾的腳下!”